近期,一起涉及AI技术的离奇骗局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央视曝光了一款名为“苗古金贴”的产品,其宣传手段之新颖、之大胆,令人咋舌。据称,该产品源自“千年秘方”,由非遗传承人精心制作,并附有相应的证书及传承人照片,一时间销量激增,成为电商平台的畅销产品。
然而,随着媒体的深入调查,这一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却隐藏着惊人的真相。所谓的“非遗传承人”照片,竟是AI技术生成的产物,面部僵硬、手指异常、光线处理夸张,破绽百出。而那张所谓的“非遗传承人”证书,也不过是非法机构随意制作的,花费不过几千元。至于“苗古金贴”本身,则是第三方代工厂贴牌生产的廉价产品,成本不足十元。
这一发现,无疑让公众对AI技术的滥用感到震惊。AI不仅生成了虚假人物,还伪造了品牌证书,甚至贴牌生产了产品,整个事件充满了魔幻色彩。随着有关部门的介入,相关企业和涉案人员已被立案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回顾过去,类似利用虚假身份进行诈骗的案例并不少见。曾几何时,电视上的“神医”们通过光环加身、家族传承等噱头,公然兜售假药。而如今,这些“神医”们已经转战互联网,甚至通过AI技术生成虚假人物,让人防不胜防。与过去的真人出镜相比,AI生成的虚假人物更加难以辨别,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今年,AI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AI生成图片、视频、代码等功能层出不穷,标志着AI技术进入了新阶段。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央视315晚会就曾曝光过AI声音合成与AI换脸的违法行为,这些技术被用于制作虚假的名人音频和视频,诱骗消费者上当受骗。
围绕AI技术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上游技术提供商兜售“AI换脸套餐”,中游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投放诈骗信息,下游则通过虚拟货币、跑分平台等渠道转移资金。这一链条的形成,使得AI诈骗更加隐蔽、更加难以打击。
近年来,多名公众人物也遭受了AI技术的侵害。张文宏、靳东、雷军等名人纷纷中招,骗子利用AI技术冒充他们实施诈骗行为。尤其是雷军,其声音被制成语音包并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甚至出现了不少污言秽语的内容,给其个人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面对AI技术的滥用和诈骗行为的蔓延,社会各界呼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广告内容的审核和店铺资质的排查,防止类似“苗古金贴”这样的虚假产品再次上架。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制定AI技术行业的统一规范,明确AI生成技术和数字人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对于消费者而言,保护个人信息和警惕诈骗行为同样重要。不要轻易泄露面部识别、指纹等生物信息以及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在涉及到资金、关键信息等方面的沟通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