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门把手迎新规!工信部强制国标修订保障安全

   发布时间:2025-05-09 18:31 作者:赵云飞

近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征求公众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规范》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意见,意见征集将持续至2025年6月7日。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设计独特且充满科技感,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这种设计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安全问题,例如强度不足以及在断电情况下失效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车门难以打开,增加了逃生和救援的难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其中,增加安全冗余设计是关键一环,包括引入机械式或断电保护机制,确保在车辆发生碰撞或断电等紧急情况下,车门把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便于乘客逃生和外部救援。

新标准还将强化车门把手在特定事故场景下的安全逻辑,比如防止在车辆翻滚或坠落时车门把手误动作,从而避免乘客因车门意外打开而跌落的风险。

新标准还对车门把手的安全标志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必须配备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并确保这些标志在紧急情况下清晰可见,从而降低乘客的逃生难度。

在结构强度方面,新标准将进一步提升车门把手的要求,以防止在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失效。同时,对于电动式车门外把手,新标准还将明确其防夹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动态试验的具体要求。

据了解,这一标准将主要适用于M1类(乘用车)、N1类(载货汽车)以及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类型的车辆车门把手也将参照执行。此前,国内已有相关标准对车门把手的耐久性和强度等进行了规定,但随着电动式和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普及,这些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安全需求。

此次标准的修订,不仅是对现有安全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消费者安全需求的积极回应。随着新标准的实施,未来汽车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保障。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