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上云指南:智算中心合规要点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7-02 20:05 作者:沈如风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算力已成为支撑这一领域前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与数据和算法共同构筑起AI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型语言模型的兴起,全球范围内的算力需求急剧增长。面对高昂的本地算力建设和运维成本,众多企业纷纷转向智算中心,寻求高效且经济的算力解决方案。

智算中心,作为专注于AI应用和大数据计算的云端服务平台,凭借GPU、FPGA等高性能硬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算力支持。2023年末,中国正式提出“东数西算”工程战略,将算力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积极推动跨区域智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这一背景下,企业在部署AI应用时,面临着如何合理选择智算中心的新挑战。

在选择算力供应商时,企业首要关注的是相关资质审查,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在中国境内提供算力服务,需依据《电信条例》取得相应资质,涵盖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等多种类型。根据服务模式的差异,所需资质也有所不同,如IaaS、PaaS模式要求B11类资质,而PaaS、SaaS模式则进一步要求B25类资质。

针对特定领域的智算中心,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例如,根据2024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处理智能网联汽车回传的地理信息数据,必须由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等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这意味着,仅拥有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的智算中心,将无法合规处理原始测绘数据。

自贸区内的特殊政策或通道,也为算力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如北京自贸区发布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帮助企业规划数据跨境传输;海南自由贸易港为国际数据中心业务提供专用通道,享受出境评估、境外芯片选择等方面的特殊待遇;上海临港则在数据出境备案、评估及离岸数据加工方面提供便利。

在合规义务方面,智算中心需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并协助企业客户完成其应用的等级保护工作。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被列入《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还需遵守《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同时,智算中心应在规定或约定的期限内,持续提供安全维护服务,确保服务期间的安全稳定。

网络安全审查同样不容忽视。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时,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智算中心若被视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且核心技术供应商来自境外,一旦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可能导致服务中断。因此,企业在签订服务协议时,应明确应对措施及责任划分,避免智算中心滥用不可抗力条款。

在权责归属方面,知识产权条款是企业需重点关注的内容。AI成果的知识产权通常归使用者所有,但智算中心可能会因其内嵌的特定算法模型对AI成果有重要贡献,而要求主张共同权利或基于合同条款享有特定权利。智算中心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还可能面临知识产权及人格权纠纷。例如,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中,虽某云计算平台被列为被告,但法院认定其无主观过错,最终免于担责。这预示着智算中心未来可能面临更多此类纠纷,企业在选择时应仔细审阅服务协议中的责任条款。

企业在选择智算中心时,还应考察其法律合规情况,包括运营资质、安全记录等。需确认是否发生过数据安全事件或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并明确数据受托处理机制,了解数据处理流程及存储政策。同时,特别关注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条款,避免权属纠纷。企业与智算中心应就极端情况制定预案,如硬件供应商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等情形的应对措施。最后,双方必须约定数据泄露及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和责任划分机制,确保风险可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