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举动不仅在家电圈内引发了热烈讨论,也预示着商业竞争中的一种新型态:竞合。
5月7日晚,海信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透露与美的将在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和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紧接着,一张来自美的集团微博的图片展示了双方签约的瞬间,象征着这一合作的正式开启。
在商业世界中,与竞争对手携手合作的案例并不罕见,这种合作通常被称为“竞合”。它指的是企业在某些领域保持竞争关系,同时在其他领域寻求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例如,星巴克与雀巢通过渠道共享进行合作,丰田与马自达则成立电动车技术联盟。海信与美的的合作,无疑为这一模式增添了新的注解。
此次合作背后,双方各有其考量。海信在冰箱、空调、洗衣机以及厨电业务上的奋力突破,与美的在这些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同时,在海外市场上,两者作为中国家电的代表,都视海外市场为第二主场,竞争关系显而易见。然而,海信国际化业务的早起步、快推进和强决心,以及美的在OBM战略上的爬坡阶段,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从合作的具体内容来看,双方将围绕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和智慧物流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并在绿色工厂、工业互联网和全球产能布局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实现短期目标,也为长期的竞争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
站在海信的角度,家电行业的竞争加剧和价格战使得降低供应链成本变得尤为重要。美的集团和安得智联的“统仓统配”模式,能够帮助海信实现供应链的降本增效。同时,海信正加速旗下消费业务的拉通与整合,此次合作无疑为其提升外部竞争力提供了助力。
而对于美的来说,此次合作标志着其ToB业务的全面开放。美的聚焦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将作为B端业务向所有行业和企业开放,充分发挥其赋能作用。美的家电在海外市场的OBM战略也将迎来新的突破契机,海信有望成为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从历史上看,巨头之间的合作往往会对行业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例如,TCL与乐视的合作推动了智能电视销量的增长,加速了传统家电企业向服务商的转型。同样,海尔收购GE Appliances不仅提升了其海外市场份额,还推动了中国家电企业开启“以并购换技术”的模式。
此次美的与海信的合作,也可能催生行业技术标准,形成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对中小企业构成一定的压力。但同时,它也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家电行业从“单打独斗”向“竞合共生”转变。
最终,这一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强强联合,刺激消费市场。目前,家电行业正处于“换机潮”,AI技术的成熟使得产品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然而,随着保有量和渗透率的提高,市场已经很难再有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如何打动更多对换新不敏感的消费者,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
此次合作,短期将加速技术普惠与市场整合,对消费者而言,可能带来能耗成本的降低、配送效率的提升等好处。供应链效率的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也可能传导至终端价格,叠加政策补贴,消费者换新成本进一步降低。
海信与美的的合作,不仅是对全球化复杂挑战的一种应对,也是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跃迁的主动布局。在商业的终极战场上,亦敌亦友的合作已经成为常态。这场竞合,不仅关乎企业的未来,更关乎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