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魅族Starv Air2的智能眼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眼镜以其独特的光波导AR技术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的目光,其中不乏对佩戴舒适度和实际使用体验提出疑问的用户。为了深入了解这款产品的真实表现,一位平时不戴眼镜的体验者,在五一假期期间亲自上阵,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返乡之旅”体验报告。
据这位体验者介绍,初次佩戴Starv Air2时,确实感受到了一定的重量,尤其是鼻梁处。对于他这样几乎从不戴眼镜的人来说,44克的重量显得尤为明显。不过,经过两天的适应,他逐渐习惯了眼镜的存在,虽然如果隔一天不戴,再次佩戴时仍需要重新适应。为了确保显示效果,眼镜采用了较硬的鼻托,这也与普通眼镜的佩戴体验有所不同。
在假期期间,体验者还让几位朋友试戴了Starv Air2,大多数人也都有相同的感受,即便是平时习惯戴眼镜的人,也因为这款智能眼镜的重量而感到惊讶。不过,相较于市面上其他智能眼镜,Starv Air2已经算是相对轻便的了,有的智能眼镜重量甚至达到了61克。
智能眼镜的重量与体验之间的取舍问题,成为了厂商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一方面,减轻重量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可能牺牲的其他功能,如续航。目前,主流智能眼镜的价格大多在2500-3500元之间,虽然相较于初代产品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预算。另一方面,如果想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重量,那么可能需要在续航等方面做出妥协。Starv Air2的电池容量为204mAh,在中低亮度下持续亮屏续航为5小时,户外高亮度下则更短,这对于户外导航这一主要卖点来说,只能算是勉强够用。
然而,体验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如果只使用微信提醒、音乐控制等无需持续亮屏的功能,那么Starv Air2的续航完全可以满足一天的使用需求。他认为,只有在轻度使用的情况下,它才是一款全天候的可穿戴设备。对于提升续航的方法,体验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想:借鉴真无线耳机的充电盒设计,为智能眼镜配备一个带有快充技术的充电盒,以便在短暂摘下眼镜时进行快速补能。
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否真的需要一款AI AR眼镜呢?体验者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习惯。虽然科幻作品中的智能眼镜体验非常炫酷,但现实世界中的智能眼镜暂时还不能提供这样的体验。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智能眼镜,大多采用单色光波导方案,如Starv Air2。这种方案的优势是光显模组相对简单且功耗更低,价格也更亲民。然而,它也限制了智能眼镜的功能开发,如视频、图片等应用基本无法使用。
体验者表示,在使用Starv Air2的一周时间里,他最常使用的功能包括查看通知、导航和音乐控制。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摆脱了信息焦虑症,尤其是当他不想时刻盯着手机时。对于经常外出或喜欢闲逛的人来说,眼镜导航的体验也比手机导航要好得多。如果你也有重度手机依赖症,并且想从中摆脱出来,那么一副智能眼镜或许就是你所需要的。
当然,也有人会提出疑问:这些功能智能手表不也有吗?确实如此,但智能手表在查看通知和导航方面的体验并不如智能眼镜。而且,具备以上功能的智能手表价格也不便宜。因此,体验者建议,如果想要满足大多数日常功能并降低对手机的依赖,可以选择“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的组合。
总的来说,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可穿戴设备,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但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不容忽视。如果你对这款产品有浓厚的兴趣,不妨亲自体验一下,看看它是否真的适合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