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近期举办了一场关于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的深度沟通会,会上不仅详细阐述了鸿蒙电脑五年的研发历程,还预告了即将于5月19日发布的首款鸿蒙电脑新品——华为MateBook Pro。作为受邀媒体,雷科技有幸参与了此次沟通会,并提前体验了这款备受瞩目的鸿蒙电脑。
初见华为MateBook Pro,不难发现它在设计上既有延续也有创新。整体外观延续了MateBook系列的经典风格,但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调整。A面顶部新增了“HarmonyOS”的LOGO,C面则换上了鸿蒙标志性的贴纸,传统的“Win键”也被替换为鸿蒙特色的“鸿蒙键”,Copilot的位置则变成了“小艺键”。
硬件方面,MateBook Pro的轻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尽管会上并未透露具体参数,但上手感受极为轻松,视觉上也非常纤薄,单手开合毫无压力。整机质感出色,不难看出其定位高端市场。
沟通会的重头戏当属软件体验。MateBook Pro的用户界面初见之下,有不少苹果macOS的影子,无论是底部居中的Dock栏,还是桌面的万能卡片样式,应用的抽屉界面,以及顶部的状态栏和应用打开、缩小动画等,都让人倍感熟悉。但MateBook Pro也提供了另一种更接近Windows风格的桌面选项,状态栏位于右下角。
不过,鸿蒙电脑在界面设计上也展现出了自身特色。除了鸿蒙特有的光场视效外,界面设计还与鸿蒙平板、手机更加统一,一眼就能认出是鸿蒙系统的风格。交互设计更是鸿蒙电脑的一大亮点,支持120Hz高刷新率,且在不同输入方式(鼠标、触控板、触屏)下有不同的反馈效果。例如,使用鼠标滑动时不会出现反弹动效,更注重操作的精确性。
鸿蒙电脑还加入了一种名为“收纳夹”的新设计,这一功能虽然在一些第三方软件中早已实现,但macOS和Windows一直未支持,尤其受到中国用户的青睐。这一点可能成为鸿蒙电脑未来的一大优势,即更懂中国用户,也更愿意为中国用户打造更完美的电脑体验。
然而,鸿蒙电脑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软件生态的建设。虽然华为在沟通会上宣布已有超过300款融合生态应用完成了适配,还有超过2000款正在加速适配,以及TOP 150+专属电脑生态应用也在加速适配,但目前的第三方应用阵容还远远不够,很多使用频率低但必要的应用还缺失,且现有适配应用的适配程度也不一。
尽管如此,鸿蒙电脑在一些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差异化优势,尤其是互联体验。除了已经在鸿蒙平板和手机上实现的互联功能外,鸿蒙电脑还进一步增强了跨屏交互体验。鼠标不仅能在电脑和平板之间自由移动,甚至还能操作手机(包括折叠屏手机)。应用续接和文件的无缝移动也得以实现。
鸿蒙电脑在安全方面的优势也得以延续,从管权限到管数据的安全访问机制都应用到了电脑体验中。鸿蒙的超级隐私功能也在电脑上得到了体现,机身右侧设有专门的开关,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走出沟通会现场,再到实际上手体验,最大的感受是鸿蒙电脑真的来了。它不再只是传闻中的概念产品,而是一款可以打开、可以操作、可以运行软件的实体产品。这一步的意义不仅在于华为推出了一款新的笔记本电脑,更在于鸿蒙操作系统终于站上了最复杂、最成熟、也最难啃的一块计算平台——电脑。从目前的体验来看,华为已经完成了系统层面的搭建和完善,应用生态的适配也初具规模,界面风格与交互逻辑都有明确的设计语言。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鸿蒙电脑确实迈出了那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