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发布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营收实现稳健增长,但净利润出现显著下滑。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达2477.95亿元,同比增长5%,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增幅达15%。然而,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78%至90.73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2%至209.9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下降72%至103.52亿元。
财报明确指出,利润承压主要源于对即时零售、用户体验升级及前沿科技领域的战略投入。这些投入部分被中国电商业务双位数增长、云业务持续扩张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所抵消。集团CEO吴泳铭强调,当前正处于构建AI技术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电商融合平台的关键投入期,旨在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AI与云业务、大消费板块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其中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4%,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九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收入达229.06亿元,同比激增60%。截至10月31日,已有约3500个天猫品牌将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网络。双11期间,淘宝App月活用户实现双位数增长,近600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较9月环比增长198%。中国电商板块整体收入1325.78亿元,同比增长16%,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0%至789.27亿元,主要得益于"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及新增软件服务费。
云业务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根据Omdia报告,2025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占有率达35.8%,超越第二至四名总和。近期与NBA、万豪、中国银联等国际知名企业的AI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级市场。集团同步推进AI技术普惠化,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未来将深度融入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场景。
国际数字商业板块经调整EBITA实现1.62亿元盈利,主要得益于物流优化和投入效率提升。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0%至347.99亿元。其他业务方面,虎鲸文娱经营状况好转,高德、盒马、阿里健康均实现收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达664.9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升至26.8%,主要用于电商用户体验升级。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9亿元,同比下降68%;自由现金流净流出218.40亿元,主要受即时零售投入和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影响。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5738.89亿元。市场对财报反应积极,截至发稿时,阿里美股盘前涨幅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