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银行迎来新一轮增持热潮,多家城商行、农商行的重要股东及高管纷纷以自有资金增持股份,彰显对银行业长期发展的信心。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增持规模上,更体现在增持主体的多元化与增持逻辑的转变中,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
11月21日,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两大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该行股份3424.7万股,耗资约6.11亿元。其中,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增持1404.48万股,金额约2.53亿元;成都欣天颐增持2020.22万股,金额约3.58亿元。此次增持后,两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升至6.06%和4.27%,且增持计划尚未完成,未来将继续以自有资金增持,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7亿元、不高于14亿元。同日,南京银行也披露,其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通过QFII渠道,于9月29日至11月20日期间增持1.28亿股,占总股本的1.04%,持股比例从17.02%提升至18.06%,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法国巴黎银行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增持,今年9月已增持1.08亿股。
高管增持同样活跃。11月20日,常熟银行公告称,行长陆鼎昌等6名高管计划自2025年11月21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增持不少于55万股A股股份。11月18日,沪农商行5位高管于11月13日至17日合计增持25.91万股,成交价在9.02元至9.08元之间,并承诺锁定两年。更早前,齐鲁银行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截至11月7日已合计增持约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
业内人士分析,股东与高管增持通常传递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与以往股价低位时增持不同,近期增持多发生在股价上涨期,反映银行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市值管理。这一转变背后,是对经济复苏、息差企稳的预期,以及引导估值修复的意图。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农业银行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其余41家均处于破净状态,市净率中值约0.6倍,民生银行最低仅0.32倍。尽管估值偏低,但银行板块近期表现强劲,近一个月17只银行股累计涨幅为正,中国银行以13.74%领涨,重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涨幅均超5%。
三季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业绩整体向好。42家银行中,35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7家实现两位数增长,包括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券商分析师因此重申银行板块投资机会。光大银行分析师王一峰团队指出,银行股“高股息、低估值”属性在调整后再度凸显,估值受基本面韧性、市场避险情绪及长期资金配置意愿支撑,或迎来再配置窗口。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团队认为,中小保险将积极寻求中小银行长期股权投资机会,长三角头部城商行因市值大、资金承载力强,有望获大型保险资本增配。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团队则表示,银行股投资逻辑已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经济平淡期间高股息吸引力增强,建议关注区域优势突出的城农商行及大型银行的高股息稳健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