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疆被曝出在深圳总部举办了一场闭门活动,邀请多家投资机构对尚未发布的全景无人机新品DJI Avata 360进行调研。这一消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甚至传出“百位基金经理提前体验大疆新品”的说法,引发外界对大疆与投资机构密切互动的猜测。
针对这一传闻,大疆方面回应称,11月中旬公司确实举办了一场内部产品体验活动,核心内容是尚未发布的全景无人机新品Avata 360,但活动性质为内部体验,并非外界所称的投资者会议。同时,大疆对媒体报道中部分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表述,如“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盈利企业仅一家”“Avata 360上市后将与影石创新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贴身竞争”等,表示保留追责权利。
一位业内投资人分析称,影石此前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后,大疆迅速跟进布局并组织相关调研,显示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影石的新无人机业务为其估值提供了重要支撑,若大疆凭借先发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发起低价竞争,可能对影石的估值造成较大压力。
除了无人机领域,大疆近年来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布局也在加速。从运动相机到今年7月发布的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再到8月推出的首款扫地机器人,以及11月对3D打印企业的投资,大疆的产品线不断拓展,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多方对手的竞争。
11月15日,“3D打印独角兽”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发文称,大疆投资了一家3D打印公司,并在协议中安排了与拓竹相关的条款,暗示可能面临来自大疆的竞争压力。拓竹内部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并透露公司自注册以来就一直在大疆的竞业清单上。
大疆方面则表示,投资3D打印公司是基于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和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公司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拓竹科技成立于2020年,凭借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领导者。
拓竹与大疆的渊源颇深,其核心创业团队多来自大疆。创始人陶冶曾担任大疆Mavic大产品经理和消费级无人机负责人,CTO高修峰曾负责DJI系统工程部,COO刘怀宇曾主导DJI眼镜和FPV产品,控制算法负责人陈子寒和高级工程师吴伟也均来自大疆。陶冶在朋友圈长文中提到,大疆创始人汪滔曾表示“不能让竞争对手找到空当挣到钱,否则他们会争夺人才”,并认为这一思路被应用到了当前的竞争中。
在3D打印赛道之外,大疆与影石Insta360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主要集中在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领域。今年7月,影石与第三方共创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亮相,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并于8月正式发布,直接切入大疆的核心市场。随后不久,大疆发布了Osmo 360全景相机,在由影石主导的全景影像领域展开布局。
影石Insta360创始人兼CEO刘靖康曾表示,五年前做出进入全景无人机领域的决策时,就预想过会刺激大疆推出类似产品,但即便如此,公司仍选择了这条道路。从产业视角看,大疆、影石与拓竹之间的竞争,反映了深圳硬件产业从“单一龙头”向“多点竞争”的转变。龙头企业通过扩展品类和资本布局巩固优势,新兴企业则在细分赛道深耕,通过差异化产品和组织机制争取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