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领跑全国:全球最大自动驾驶服务区 助力智能网联汽车驶向全球

   发布时间:2025-11-21 00:49 作者:冯璃月

在武汉的街头,一辆辆全无人驾驶汽车平稳穿梭,成为城市交通的新风景。这座城市凭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先行先试,不仅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首批试点城市,更在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中占据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武汉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突破3829公里,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里程和区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构建起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武汉的突破性成果,直接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球普及。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例,其全无人订单量每周超25万次,全球累计服务超1700万次,稳居全球第一。该平台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22座国内城市落地,并拓展至迪拜、阿布扎比等国际市场,全球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2.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00圈。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达1.4亿公里,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迈入新阶段。

武汉的“智慧基因”正吸引全球目光。2024年2月,“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汽车跨越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使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跨江通行的城市。同年9月,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莱恩在武汉体验无人驾驶后赞叹:“武汉的智能驾驶技术已领先全球,这里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基于武汉经验,百度已与Uber、Lyft等国际出行平台建立合作,将无人驾驶服务推向全球市场。

湖北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崛起,离不开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面对2020年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危机,东风公司联合中国信科等8家单位,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投入10亿元成立二进制半导体公司。经过3年攻关,国产高性能车规级芯片DF30完成冬季测试,计划2026年量产。该芯片将搭载于东风整车,并推广至国内其他品牌,实现动力总成、底盘、车身等领域的全覆盖。

智能制造的升级让湖北汽车产业更具柔性。在东风汽车襄阳工厂,280余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冲压、焊接、涂装工程自动化率最高达90%,总装线可生产600余款配置车型,满足客户高度定制化需求。十堰的东风龙擎动力车间同样智能化:智能机械臂精准装配缸体,AGV机器人转运物料,发动机装试线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龙擎动力链已覆盖物流、冷链等多元场景,细分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车联网的普及让“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在襄阳,448个交通路口完成智能化改造,部署9137台路侧设备,信号灯根据实时车流动态调节时长,重点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雄安新区的智能网联巴士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通过5G平行驾驶技术实现人、车、站台实时“群聊”;襄阳古城引入的无人清扫车,通过“车车协同”模式覆盖70余条背街小巷,破解传统环卫难题。佰悦通达物流公司的智能城配车已实现自主导航,复杂路况下仍能灵活避障。

湖北文理学院专家张创指出,湖北通过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场景应用三方面整合优势,正从智能网联汽车的“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以东风纳米襄阳工厂为核心,73家配套企业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矩阵;楚能新能源、弗迪电池等项目则满足本土需求并辐射全国。武汉的“车路云一体化”探索与襄阳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无人出租车、无人巴士、无人快递车等应用场景在湖北遍地开花,智能网联汽车正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与生活。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