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欧倍尔发电厂虚拟仿真软件:为能源动力教学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1-25 23:44 作者:冯璃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发电行业作为能源转型的主战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欧倍尔推出的发电厂虚拟仿真软件系列,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教学场景,为能源动力类专业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成为破解传统教学瓶颈的重要工具。

该软件体系覆盖火力、水力、光热、储能、智慧电厂、氢能电站及风电并网等七大领域,形成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以火力发电模块为例,山西大学等院校采用的三维仿真系统,通过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还原锅炉燃烧、汽轮机做功等核心工艺流程。学生可自由切换视角观察电气主接线、烟气脱硫等子系统,在虚拟DCS控制室完成参数调节训练,实现从设备认知到系统操控的全方位学习。水力发电模块则以真实水电站为蓝本,构建包含水库调度、水轮机调节的完整仿真链,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过该系统开展的水工建筑物认知课程,使学生直观理解大坝结构与发电设备的协同运行机制。

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光热发电仿真系统通过构建100MW塔式电站模型,让浙江大学等高校学生掌握定日镜场追踪、熔盐储热调节等关键技术。南京工程学院使用的储能电站仿真平台,不仅还原了蓄电池舱、PCS变流器等设备细节,更开发出储能系统规划、能量管理策略制定等进阶训练模块。学生可在虚拟场景中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设备响应,系统比较铅酸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的特性差异。

智慧电厂仿真模块的创新性体现在虚实数据联动上,系统实时接入真实电厂的运行参数,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学生在监控虚拟厂区的同时,可分析设备状态数据、演练故障处置方案,这种沉浸式训练显著提升了系统思维与应急处理能力。氢能电站与风电并网仿真平台则突破单一技术边界,前者通过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系统模拟,后者借助海上风电场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多能互补的认知框架,培养跨领域问题解决能力。

当前能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转向复合能力,北京欧倍尔虚拟仿真软件通过构建"认知-操作-创新"的三阶训练体系,使教学场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该平台支持的虚拟实验项目已超过200个,覆盖发电行业90%以上关键设备,为培养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