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计算机三强争霸,谁将引领未来办公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5-05-20 23:43 作者:苏婉清

在科技界的最新动态中,INAIR公司震撼发布了其全新一代AI空间计算机——INAIR 2 Elite Suite全能套装。这款产品摒弃了传统头戴设备的厚重感,也不沉迷于完全沉浸式的未来幻想,而是以一种更为实际的方式,将我们对空间计算设备的憧憬融入一副轻巧的眼镜之中,成功打破了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界限。

在发布会现场演示中,这款被誉为“AI空间计算机”的设备,仅凭一副眼镜、一台主机和一套交互键盘,就将传统的多任务办公体验革新,将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空间。用户仿佛置身于一个触手可及的虚拟环境,体验前所未有的交互方式。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Vision Air也逐渐浮出水面,这款轻量级设备被视为Vision Pro的“平民版”,同样搭载visionOS系统,但更加轻便、小巧且价格亲民。苹果的这一举措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空间计算不仅仅是开发者的专属玩具,它将是下一代大众计算平台的入口。

自Vision Pro上市一年多以来,行业对于“空间计算机”的理解逐渐分化。它究竟应该是一台沉浸式的头显设备?一个随身携带的增强助手?还是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具备办公生产力的工具?不同的产品路线正引领着空间计算走向多元化的未来。

目前,空间计算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三条主流路线:一是以苹果Vision Pro为代表的沉浸式一体机路线,依托VST技术模拟物理世界,强调交互体验的创新;二是以INAIR AI空间计算机为代表的轻量多屏办公路线,追求在便携性中保留AR沉浸感,主打效率提升与AI协同;三是由魅族StarV Air2代表的超轻日用AI助手路线,更注重佩戴舒适性和语音视觉AI助手功能,显示功能相对基础。

INAIR AI空间计算机展现了更为务实且具备真实生产力的空间计算路径。它不是颠覆性的重新定义,而是围绕“可用、好用、便携”的原则,逐步搭建出一个从AR硬件、AI能力到操作系统都能落地的全新平台。INAIR 2 Elite Suite全能套装包括一副轻量化INAIR Glass眼镜、一台INAIR Pod主机、一套Touchboard空间交互键盘,以及一个便携式的可充电收纳包,真正实现了随身携带,一插即用。

INAIR的设计理念是将“空间计算机”打造成为一种能够替代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工具。它的应用场景不仅限于游戏娱乐或极致沉浸体验,而是更多地面向会议室、高铁座位、机场候机厅等日常办公场所。分体式架构设计使得INAIR Glass仅重77克,佩戴感受接近普通眼镜,同时依靠外接主机Pod提供算力支持,既避免了头戴设备过热、压迫的问题,也让显示与计算分离的架构更具扩展性。

INAIR OS作为为其量身打造的空间操作系统,在INAIR AI空间计算机中得到了全面升级,支持多窗口、多应用并行运行,并内置AI助手系统,支持多种大模型,用户可以通过AI语音交互处理文档、翻译内容甚至执行操作。INAIR AI空间计算机在“多屏协同”与“隐私办公”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不仅能扩展PC的多屏显示,还能通过电致变色镜片和逆声场技术确保他人看不清内容、听不到声音。

相比之下,苹果Vision Pro则构建了一个全数字世界,将用户完全“包裹”进去。从操作系统、交互方式到硬件形态,Vision Pro都进行了全面革新。用户无需额外连接任何设备,即可在眼前展开多任务窗口、3D内容浏览,甚至使用虚拟键盘和眼动+手势进行操作。然而,Vision Pro的佩戴重量超过600克,续航时间仅2小时,售价高达3499美元,这注定它短期内难以普及,更适合作为探索空间交互范式、验证开发生态的先锋产品。

魅族StarV Air2则代表了极致轻量化路线,这款仅重44克的眼镜采用了绿色Micro-LED光波导显示技术,信息以HUD(抬头显示)形式呈现,更像是一个悬浮在视野中的提示条,展示翻译、通知、导航指引等轻量内容。虽然这种产品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AR显示的沉浸感,不支持空间多屏操作,也无法进行复杂的任务处理,但得益于轻便的设计和无缝的办公协助体验,它特别适合频繁出行、对信息提示有需求但不希望被打断的用户群体。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