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近日揭示了少数人群——“超级睡眠者”的秘密。这些人每天只需四小时睡眠便能保持最佳状态,这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研究表明,这一独特睡眠模式可能与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有关。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一名总是能在短暂睡眠后感到充分休息的个体,携带了一种名为SIK3-N783Y的基因突变。为了探究这一突变的具体作用,研究人员决定在小鼠身上进行实验。他们将这种突变引入小鼠体内,结果惊人地发现,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同样展现出了短睡眠的特性,每天比普通小鼠少睡约30到54分钟,即使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超级睡眠者”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完全不会经历常见的睡眠不足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或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相反,如果他们睡眠时间超过通常的4到6小时,反而会感到不适。这表明他们的睡眠周期已经高度优化,达到了最佳状态。
尽管大多数人需要较长的睡眠来保持警觉和健康,但科学界对于理想睡眠时长的看法并不统一。不过,对“超级睡眠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可能为治疗睡眠障碍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提高每个人的睡眠效率。这一发现为改善睡眠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至少五个与短睡眠模式相关的基因,其中SIK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一个。研究人员乐观地表示,通过对这类基因的研究,未来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帮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充足的恢复效果。这不仅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还可能为解决广泛的睡眠问题开辟全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