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眼镜来袭,自研芯片能否助其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5-05-09 23:30 作者:任飞扬

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AI眼镜这一细分市场中,苹果公司似乎错过了其标志性的“iPhone时刻”。然而,面对这一迅速扩张的市场,苹果并未显露退意,反而加速布局,意图后来居上。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苹果正全力推进可穿戴设备与AI硬件的研发进程,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间推出其首款智能眼镜产品。这款眼镜将直接对标meta的Ray-Ban系列,搭载苹果自研的专用处理器,彰显其在硬件创新上的决心。

尽管苹果曾通过Vision Pro展示了其在智能计算设备领域的愿景,但高昂的价格与用户体验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市场反馈平平。因此,苹果决定调整策略,放缓Vision Pro的迭代速度,转而聚焦于开发更为亲民、轻便的智能头戴显示设备及AI眼镜。

在AI眼镜的核心部件——处理器方面,苹果采取了巧妙的策略。据报道,其AI眼镜处理器基于Apple Watch的芯片进行定制化开发,不仅能耗远低于iPhone、iPad及Mac,还通过移除不必要的部分,进一步提升了能效表现。这款处理器将支持眼镜上的多个摄像头,满足空间交互的复杂需求。

苹果首款AI眼镜或将配备多个摄像头,用于拍摄与视觉识别,从而在功能性与用户体验上实现突破。以Apple Watch Series 10为例,其搭载的S10 SiP芯片内置4核神经网络引擎,支持设备端Siri、智能动作交互等功能,为AI眼镜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苹果选择基于Apple Watch芯片开发AI眼镜处理器,背后有两重考量。一方面,Apple Watch与AI眼镜同属小体积智能穿戴产品,对芯片的AI计算与能耗控制有着相似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基于现有芯片进行“二次开发”,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然而,自研芯片并非苹果AI眼镜制胜的唯一法宝。在CES 2025消费电子展上,“百镜大战”的激烈场景令人印象深刻。meta Ray-Ban的火爆销售,以及雷鸟、Rokid、INMO等品牌的崛起,都展示了AI眼镜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竞争态势。苹果作为后来者,如何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AI眼镜市场目前分为AR+AI与非AR显示两大阵营。苹果最初设想打造AR+AI眼镜,但鉴于AR显示技术的成熟度与应用场景的局限性,苹果决定先从非AR智能眼镜入手。然而,仅凭摄像头与AI大模型的结合,或许难以让苹果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的AI部门近期正经历重大调整。新任Siri工程负责人正对开发管理团队进行改革,以应对Siri在技术上落后于Google和OpenAI等竞争对手的现状。因此,苹果AI眼镜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自研芯片的性能,更在于其如何应用AI大模型与Siri,以及能否发挥好苹果多设备生态的优势。

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Vision Pro的高昂售价限制了其市场普及度,而meta Ray-Ban的成功则证明了轻便、便宜的轻智能AI眼镜更受消费者欢迎。苹果深知这一点,因此其AI眼镜的研发策略也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与亲民价格。

苹果在AI眼镜领域的布局虽略显迟缓,但其凭借自研芯片、多设备生态及深厚的AI技术积累,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苹果AI眼镜或将成为其新的增长点。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