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发展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截至2025年,全球网民规模预计突破60亿大关,较2024年经修正后的58亿用户新增超2.4亿,覆盖比例接近全球总人口的75%。这一增长态势表明,互联网普及进程仍在持续推进,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尽管全球未联网人口从2024年的23亿缩减至22亿,连接鸿沟呈现缓慢收窄趋势,但可负担性仍是制约网络普及的核心因素。报告指出,虽然全球移动宽带资费中位数持续下降,但在约60%的中低收入国家,网络接入成本仍超出民众经济承受范围,成为阻碍数字包容的关键瓶颈。
在通信技术迭代方面,5G网络部署速度显著加快。预计2025年将覆盖全球55%的人口,其中高收入国家覆盖率已达84%,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4%。这种技术鸿沟不仅体现在覆盖率上,更深刻影响着数字服务体验——高收入国家典型用户月均移动数据消耗量约为低收入国家的8倍,反映出不同地区在数字资源利用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传统网络技术正面临严峻挑战。虽然4G和3G网络仍为多数用户提供基础连接,但在应对高清视频、云服务等高带宽应用时已显力不从心。报告特别强调,这种技术代差可能进一步加剧区域间数字发展失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使用门槛,成为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