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行业,一位年仅21岁的创业者正以独特路径掀起波澜。2023年,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大一的黄一凭借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彼时他便立下"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志向。同年年底,这位19岁的少年在宿舍用不到两个月时间、仅花费2万元成本,成功研制出双足机器人AlexBot,并同步在GitHub、知乎等平台实现全栈开源,迅速吸引全球开发者关注。
黄一的开源策略打破行业常规。传统人形机器人领域长期存在技术壁垒高、硬件闭源、设计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导致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他选择将AlexBot的机械结构、电控系统、运动算法等全部模块公开,在GitHub收获超4000颗星,文档浏览量突破20万次。这种开放模式不仅降低研发门槛,更通过社区协作推动底层技术标准化,避免行业重复投入。
2025年3月,提前完成本科学业的黄一在上海创立萝博派对(RoboParty),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企业CEO。公司成立初期即获得数百万元投资,全部用于核心零部件研发。面对某上市公司提出的数百台订单意向,团队果断拒绝,转而专注技术积累与社区建设。"在技术成熟前,吸引高质量开发者比盲目扩大生产更重要。"黄一在采访中强调。
公司技术团队已推出ATOM01与ATOM02-M系列样机,计划2026年二季度发布ATOM02并开源全部技术栈。目前其用户群体已覆盖高校科研机构、机器人创业公司及工业检测领域,十余家企业成功复刻其技术方案。尽管尚未量产,但萝博派对通过开源社区积累的技术影响力正在快速扩散。
与多数闭源商业化的竞争对手不同,萝博派对选择构建开发者生态的差异化路径。公司开放机械设计、运动控制、强化学习训练等全链条技术,虽然短期利润受限,但长期可形成平台级优势。这种模式正契合当前行业技术趋势:大模型与多模态AI的融合使人形机器人具备复杂指令理解能力;模块化硬件与标准协议降低开发门槛;sim-to-real技术加速虚拟训练向真实场景迁移;上海等地训练中心的建设则持续积累物理交互数据。
双足机器人领域长期面临双重挑战:工程层面需处理重心偏移、触地反馈等动态平衡问题;智能层面则要突破任务理解与自主决策瓶颈。过去十年,行业虽积累大量动作库和任务模型,但在真实环境中的适应性仍显不足。随着大模型技术成熟,机器人开始具备泛化能力,能够处理未预设任务。同时,高扭矩执行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部件价格下降,使双足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成为可能。
当前行业态势与2007年智能手机初期相似:核心技术突破、成本持续下降、开发者生态初具规模。萝博派对的开源战略看似"舍近求远",实则通过构建行业基础设施获取长期优势。正如黄一所言:"我们不是在卖机器人,而是在打造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生态基础。"这种打法或将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竞争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