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2026财年第三财季(截至10月26日)的业绩报告中,这家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龙头实现了570亿美元的季度营收,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4054.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环比上一季度增长22%。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纪录,更展现出AI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态势。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回应了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他指出,当前AI发展轨迹与互联网泡沫时期存在本质差异,AI技术正在实质性改变传统工作负载模式。从数据中心训练到边缘设备推理,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这标志着行业已进入技术驱动的良性发展周期。
核心产品Blackwell架构芯片的市场表现远超预期。黄仁勋透露,云端GPU产品目前处于全面供不应求状态,所有库存已销售一空。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当前未交付订单总额高达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万亿元),订单排期已延伸至2026年。这其中包括即将于明年投入量产的下一代Rubin处理器,显示出产业链对AI算力的持续旺盛需求。
财务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公司的强劲增长势头。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核算,本季度净利润达到31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9.96亿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30美元,同比增长67%。这种盈利能力在半导体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反映出公司在高端芯片市场的定价权和成本控制优势。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英伟达的业绩表现不仅验证了AI算力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更揭示出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逻辑。随着生成式AI、自动驾驶、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将持续攀升。公司当前手握的巨额订单和明确的产品路线图,为其在AI时代保持技术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