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引入全地形机器人助力治水,科技赋能守护汾河生态安全

   发布时间:2025-11-26 14:43 作者:沈如风

为提升汾河流域水质监管效能,临汾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在汾河流域水质综合监管系统建设中引入了一项创新技术装备——由武汉世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L-Q8000轮式全地形机器人。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市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质监测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注入科技动能。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支流,汾河的水质安全直接关乎临汾市生态保护成效。据生态环境部门统计,当前全市正推进95项流域生态保护工程,1至6月9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优良标准。然而,流域内管渠、沼泽等特殊区域仍存在监管盲区,传统人工巡查方式面临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等挑战。SL-Q8000机器人的引入,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设计的解决方案。

这款机器人最突出的技术优势在于其"水陆两栖"的全地形适应能力。设备采用螺旋式与轮式双推进系统,可根据作业环境智能切换模式:在堤岸等平坦区域,轮组驱动实现快速机动;进入水面、泥沼或狭窄管渠时,轮组自动折叠,通过螺旋推进提升浮力与推力。这种设计使其能够覆盖"堤岸-河道-管网"的多元监管场景,填补了传统监测设备的空白。

在监测功能方面,机器人搭载的360°旋转云台高清摄像机可实现数字高清成像。设备既能远距离捕捉水面漂浮物、非法排污口等显性污染,也能清晰记录管渠内部裂缝、积淤等隐蔽隐患,为水质溯源提供精准影像数据。临汾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表示:"过去排查支流管渠需要人员涉水作业,现在机器人能深入危险区域,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每个关键节点,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该设备的投入使用是临汾市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机器人采集的实时数据将同步接入汾河流域水质综合监管系统,与现有在线监测站、高空监控设备形成数据联动,实现污染问题"发现-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据测算,这种模式可使复杂区域污染问题的发现效率提升80%以上,为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提供技术保障。

武汉世隆科技研发团队针对汾河流域特殊需求,对机器人的防水性能和续航能力进行了优化升级,确保设备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助力监管系统迭代升级。临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以SL-Q8000应用为试点,逐步扩大智能设备覆盖范围,推动监管模式向"主动预警"转型,筑牢流域水生态安全屏障。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