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智能眼镜革新:配神经腕带无声输入,欲挑战手机核心场景

   发布时间:2025-09-19 13:55 作者:顾青青

在智能手机主导的时代,“低头族”现象愈发普遍,但如今,一种新的交互方式正悄然兴起——智能眼镜或许会成为人们社交时的新选择。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meta Connect 2025主题演讲中提出,智能眼镜有望让人们重新找回与他人相处时的真实存在感,而这一体验在手机普及后逐渐被削弱。“我们希望通过眼镜,让用户在与朋友相聚时,不再因频繁查看手机而分散注意力。”他说道。

meta最新发布的带屏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售价799美元,被视为其挑战智能手机地位的关键一步。这款产品不仅在镜片上集成了显示屏,可实时投射Instagram、WhatsApp消息、导航信息和翻译内容,更配套推出了meta神经腕带(Neural Band)。该腕带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能捕捉大脑传递到手部的神经信号,用户通过类似握笔的手势即可在眼镜上输入文字。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透露,他使用该设备每分钟可输入约30个单词,效率已接近手机触屏打字的平均水平。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在于解决了公共场合语音交互的尴尬。此前,智能眼镜用户需通过语音指令操作设备,而在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景中,这种交互方式往往显得不便。meta神经腕带的无声输入功能,或将成为决定产品能否替代手机核心场景(如收发信息)的关键因素。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若该技术能实现流畅体验,将显著提升智能眼镜的实用性。

meta的野心不止于此。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为眼镜推出“实时AI”(Live AI)功能,允许AI助手同步感知用户所见所闻,从而提供更沉浸的交互体验。这一设计体现了meta构建以AI为核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战略意图。目前,眼镜已支持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Spotify等应用,但受限于计算空间,尚无法运行任意软件,也未设立独立应用商店。摩根士丹利认为,这表明meta的全栈平台虽已初具雏形,但距离成熟生态系统仍有差距。

华尔街对meta的这场技术豪赌持谨慎态度。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明确表示,meta的可穿戴设备业务更像是一项“长期看涨期权”,短期内难以对公司财务产生重大影响。据meta估计,到明年年底,新款眼镜的销量将超过10万台,而其现实实验室部门(Reality Labs)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亏损700亿美元。尽管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看好其长期潜力,认为由大型语言模型和AI代理能力驱动的下一代可穿戴设备,可能创造“多个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机会”。

为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meta此次还推出了另外两款产品:新一代Ray-Ban meta眼镜(无屏幕升级款)和Oakley meta Vanguard(专业运动款)。前者电池续航翻倍,视频分辨率提升,起售价379美元;后者专为运动员设计,具备更长续航、广角镜头和防水功能,售价499美元,并与Garmin和Strava等运动应用合作。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将Vanguard类比为Apple Watch Ultra,认为专业性能设备在其他消费硬件领域能占到约10%的单位销量,这表明meta正通过多元化产品矩阵,测试其技术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应用潜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