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集成ChatGPT引股价飙升,CEO揭秘技术合谋背后的创新与共赢

   发布时间:2025-11-27 16:51 作者:钟景轩

科技与设计领域迎来一次重要合作——设计工具Figma正式宣布与OpenAI达成技术协作,其旗下FigJam功能将深度集成至ChatGPT平台。这一消息公布后,Figma股价在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截至统计时点涨幅突破30%,引发行业对AI与设计工具融合趋势的广泛讨论。

在OpenAI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公司同步推出"应用程序功能"架构,允许用户在对话界面直接调用多款第三方应用。除Figma外,Booking、Canva、Spotify等十余个知名平台成为首批合作伙伴。这些应用将基于用户对话内容智能推送,形成"需求识别-服务匹配"的闭环生态。Figma联合创始人兼CEO迪伦·菲尔德(Dylan Field)在接受专访时透露,此次合作源于双方对"可视化表达瓶颈"的共同洞察——ChatGPT虽能生成图表代码,但缺乏直接呈现的载体,而FigJam的实时协作特性恰好补足了这一环节。

针对技术整合的具体场景,菲尔德以个人演讲准备为例:此前使用GPT-4 Pro制作"2100年科技树"时,他需花费16小时生成内容,再花8小时在FigJam手动排版;而新功能上线后,整个流程压缩至30分钟。"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他强调,"当用户明确设计需求时,可直接在FigJam操作;当需要快速验证想法时,ChatGPT的生成能力与FigJam的编辑功能结合,能释放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对于资本市场关注的商业合作模式,菲尔德表示此次整合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分成。"这更像工程师团队的直接对话",他透露双方工程团队连续多日协作至深夜,仅用数周就完成了功能开发。这种技术驱动的合作方式,在AI领域正成为新趋势——相比商业条款谈判,产品团队更关注功能落地的实际效果。

当被问及8亿周活跃用户是否为Figma带来新流量时,菲尔德将焦点拉回用户体验:"我们正在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他举例称,通过Figma Make功能,用户可从文本提示直接生成应用原型,再无缝跳转至Figma Design进行精细调整。这种"端到端"的创作链条,正在重新定义设计工具的边界。

对于技术浪潮的走向,这位设计领域革新者展现出开放态度:"每周都有新工具涌现,没人能预知终点在哪里。"但他明确表示,Figma的定位始终是"创作者的赋能平台",无论是与AI的融合,还是生态系统的扩展,核心目标都是降低视觉表达的门槛,"让每个人都能用图像清晰传递思想"。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