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技术突破与协同助力迈向消费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11-26 14:36 作者:沈如风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人形机器人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携最新产品亮相,其中多款人形机器人价格突破性下降,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更预示着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正加速成型。

价格下探趋势尤为显著。加速进化推出的Booster K1具身开发平台以2.99万元起售,宇树科技Unitree R1 AIR同步降至相同价位,而松延动力"小布米"更将价格压至9998元。这种价格体系的变化,从早期动辄数十万元的"天价",逐步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靠拢,反映出产业链成本控制的显著成效。

产业数据印证着这一变革的深度。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1350万套,双双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制造工艺优化以及规模效应显现的综合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发展路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相似,均通过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协同实现成本快速下降。

成本优化空间仍存。随着产业化进程推进,从精密减速器到智能算法,从材料研发到组装调试,全产业链效率持续提升。这种系统性改进不仅推动价格下探,更在重塑市场认知——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成为普通消费者可触及的智能终端产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