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搜狐财经年度论坛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以“汇聚全球资源,打造一杯好奶”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在品质升级与全球化布局中的实践与成果。他指出,中国乳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消费者对营养产品的需求愈发精准化、专业化,这促使行业加速向深加工领域延伸。伊利通过技术攻坚、产品创新与全球资源整合,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以乳铁蛋白技术突破为例,伊利历时17年攻克定向提取与保护难题,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该技术需从10吨牛奶中提炼1公斤乳铁蛋白,此前国内长期依赖进口。2025年,伊利依托新西兰优质奶源与自研专利,建成全球产能前三的乳铁蛋白工厂,不仅满足自身产品需求,更进入高端原料市场。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乳业在核心原料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在产品多元化方面,伊利已从传统乳企转型为“健康食品集团”,形成涵盖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奶酪及天然矿泉水、现泡茶、营养补剂等品类的矩阵。以益生菌领域为例,企业联合江南大学等机构,筛选出K56、BL99等专利菌株,并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生产基地。2023年,伊利与丹麦诺和新元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常温活性益生菌酸奶,其“活菌瞬时添加技术”为自主研发,解决了菌株常温存活难题。
全球化布局上,伊利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品质竞争力。自2003年起,企业启动母乳研究,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建成全球最大中国母乳数据库。在生产端,引入德国、丹麦等国设备;供应链端,与2000余家国际供应商合作,并联合瑞士SGS等机构严控质量。2025年上半年,伊利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跃居行业首位,羊奶粉海外业务增速达65.7%。
为增强消费者信任,伊利连续三年开展“云游伊利·全球品质溯源”活动,通过多语种纪录片展示产品诞生全流程。2025年系列微纪录片已在官方视频号上线,覆盖奶源地、研发中心与生产线等场景。张轶鹏强调,企业韧性源于产业生态协同,伊利将持续携手全球伙伴,推动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