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实验室升级:以智能数据创新 绘就城市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05 23:50 作者:唐云泽

随着路跑赛事热度持续攀升,赛事期间交通管制等保障措施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在普陀区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中,选手们全力奔跑的背后,一张由科技编织的“智能保障网”正默默守护着赛事的有序进行。

赛事保障团队通过整合视频监控调度、实时交通分析、警务装备联动、警力动态部署及人员轨迹追踪等多项功能,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构建了基于地图数据图层的沉浸式指挥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使赛事保障从传统的“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预警”,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支撑这一多维度保障系统的,是普陀区视频图像智能应用技术实验室提供的技术支持。该实验室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技术研发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普陀区以数据驱动和智能赋能为切入点,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去年11月,在市数据局和市公安局指导下,区数据局联合区公安分局,携手中国电信、大数据股份、华为、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海康威视等科技企业及高校,共同成立了这一实验室。

近期,实验室依托市区两级公共数据资源,升级为普陀区城市智能数据创新实验室。新实验室坐落于海纳小镇数字创新中心(月牙泉路55号)3楼,拥有521平方米的实验空间及配套机房,定位为区域性综合创新平台,聚焦图数融合、安全计算等前沿技术,服务专业数据开发主体,推动政企数据协同与产品孵化。

实验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具备1.5万卡视频图像分析算力,可实现每秒3万张视频图像解析、每秒60次百亿级动态人像检索,以及每日1亿张人员车辆数据整合。截至目前,已开发11个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孵化10项数据产品和服务,涵盖台风积水点监测、大客流预警、远程实景指挥等领域。其中,大客流预警系统通过人群规模研判、滞留检测和异常行为识别,在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聚焦交通、环保、社区、应急等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推动数据技术与治理场景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普陀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智能化治理提供新思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