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25量子大会亮“家底” 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各领域

   发布时间:2025-11-25 19:43 作者:柳晴雪

在近日举办的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上,中国电信以一系列创新成果向公众展示了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跨越。展区内,量子密话、量子云印章、智能门锁(量子版)等百余款产品集中亮相,覆盖通信、政务、安防等十余个行业场景,标志着量子技术正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构建了全球首个运营商级安全体系。其推出的量子密信应用已服务近600万用户,通过端到端量子加密技术,实现图文、音视频等多元消息的“一次一密”传输,并支持阅后即焚功能。量子密话则依托“国产芯片+国密算法+量子SIM卡”三重防护,在华为Mate70等十余款终端上实现高清通话与量子加密的无缝融合。量子加密对讲系统通过整合量子安全介质与服务平台,为数字集群通信提供高等级防护,已应用于重大赛事保障等场景。

量子计算展区,中电信量子集团与国盾量子联合研发的“天衍-287”超导量子计算机成为焦点。该设备采用与“祖冲之三号”同源的芯片技术,配备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在特定问题求解速度上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4.5亿倍。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实用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则通过单光子雷达等设备展现其应用潜力。国盾量子研发的雷达系统可精准识别鸟类与无人机,在低空安防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现场演示中,该技术成功模拟反制无人机“黑飞”场景,引发行业关注。

政务场景成为量子技术落地的重要突破口。量子云印章系统融合量子加密、AI识别等技术,实现用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北京市顺义区,300余台设备已覆盖17个镇街,通过线上审批与量子加密记录,彻底解决传统公章管理中的违规用印难题,推动政务服务从“多次跑”向“一次办”转型。安徽省同步启动的“千家场景”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将落地1000个量子应用场景,涵盖医疗、气象等领域。

家庭场景中,量子技术正重塑智能生活体验。中国电信推出的量子版智能门锁、高清摄像头、温湿度监控仪等设备,通过量子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同时实现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功能的智能化升级。例如,民用膜式物联网燃气表可实时监测用气安全,异常情况自动预警,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性。

基础设施层面,中国电信加速构建“天地一体”量子网络。继合肥量子城域网覆盖500家党政机关后,上海、广州等40余个城市将于年底完成部署,形成跨域互通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卫星与地面站的协同,为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预计2026年,我国将建成首个量子星座,服务能力触达全球。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政务革新到民生改善,量子技术正以可感知的方式改变社会运行模式。这场由中国电信引领的量子革命,不仅重新定义了信息安全标准,更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核心支撑,标志着我国在全球量子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