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飞航空科技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将低空基础设施拓展至水域场景,为行业提供全新发展路径。该方案由自主研发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与多款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协同构成,旨在破解传统低空起降点建设周期长、选址受限等难题,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核心组件eVTOL零碳水上机场采用模块化设计,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智能调度及通信系统于一体。其甲板平台可适配峰飞航空多款主力机型,包括工业级大白鲨、2吨级货运凯瑞鸥及6座载人盛世龙。船舱内部划分为候机区与机务维护空间,通过数据链实现与航空器的实时交互,形成“移动空港+智慧中枢”的复合功能体。该设施可快速部署于江河湖海,单日最大起降频次达百架次,充电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0%。
在应用场景层面,该方案已形成五大核心业务模式。海洋能源领域,通过“无人机+eVTOL”协同作业,将海上平台人员轮换与设备运输效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十倍以上;应急救援场景中,构建“广域无人机侦察+eVTOL精准投送”立体网络,使救援响应时间缩短50%,覆盖半径扩展三倍;高频通勤方面,已在黄浦江开展试点,实现虹桥枢纽至陆家嘴的3分钟空中通勤,且无需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文旅领域通过“飞行观光+水上起降”组合产品,带动高端旅游消费升级;移动空港集群则通过多艘水上机场组网,形成分布式作业网络,支持大规模物资调度与灾害救援任务。
技术验证环节,峰飞航空在昆山淀山湖完成全球首次“水域-低空”联动实景演示。2吨级凯瑞鸥航空器从水上机场自主起飞,执行跨水域物资投送任务,全程实现零碳排放。随后进行的编队飞行测试中,三架eVTOL同步完成伞降物资与救生设备投放,验证了多机协同作业能力。现场数据显示,水上机场部署周期较陆地起降场缩短70%,运维成本降低60%。
作为宁德时代战略合作伙伴,峰飞航空全系产品搭载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双方在能源管理、市场拓展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该解决方案已纳入多地“十五五”低空经济发展规划,首批应用场景将覆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贸港等水域经济带,预计三年内形成覆盖主要水域城市的低空交通网络,推动中国低空经济进入“陆海空三维联动”发展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