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服装零售市场中,尽管店铺客流量并不算少,但不少商家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约半数顾客最终并未完成购买。深入探究后发现,导购环节的诸多问题成为了阻碍成交的关键因素。不过,掌握正确的销售策略,提升导购的专业素养,业绩提升并非难事。
在销售过程中,导购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其一,部分导购过于自我,在推销商品时,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荐,嘴里不断念叨“这个卖得好”“我觉得你穿合适”,却完全忽略了顾客的实际需求。销售的核心在于“以顾客为中心”,只有先了解顾客想要什么,推荐才能有的放矢。其二,有些导购存在“嫌贫爱富”的心态,只看重大单,对于购买几十元单品的顾客态度冷淡。顾客的感知十分敏锐,这种冷淡会让他们迅速察觉,不仅不会购买商品,还可能四处传播负面评价。其三,只会泛泛夸赞,却无法阐述产品价值。当顾客试穿衣服后,导购仅仅说“好看”“太适合你了”,这种模糊的夸赞缺乏吸引力。应该具体指出产品的优点,例如“这件面料是冰丝的,夏天穿特别凉快,而且显瘦遮肚子”,让顾客明白购买的价值所在。其四,解说方式陈旧,无法吸引顾客注意力。介绍产品时总是使用老套的话语,顾客自然提不起兴趣。不妨换个说法,比如“这条裙子的碎花是今年流行的莫奈风,拍照特别出片,日常穿也很显温柔”。其五,与顾客争输赢。当顾客提出意见时,有些导购急于反驳,试图证明自己正确。但销售的目的在于成交,而非赢过顾客。遇到不同看法时,应先顺着顾客说“您说得有道理”,再慢慢引导,小处忍让才能促成交易。其六,忽视老顾客。导购往往将大量时间花在开发新客户上,却完全不回访老顾客。实际上,维护老顾客比开发新客户要容易得多,偶尔发送问候消息,或者告知新品和优惠信息,老顾客的复购率很高,还会介绍新客户。
除了避开这些误区,掌握一些销售技巧也能有效提升业绩。首先,门口站位有讲究。导购不应堵在店门口,即使要引导顾客进店,也应侧身站立,为顾客留出通道。在没有顾客时,不要傻站着,可以整理货品、擦拭柜台,这样既能熟悉产品,又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精明”,顾客更愿意进店。其次,顾客进门后别急于推销。对于新顾客,除了打招呼询问需求外,不要马上凑上去介绍,以免吓跑顾客。应先观察其穿着、关注的产品,判断其喜好和消费能力,等顾客对某件产品感兴趣时再开口。再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当顾客说“这件有点贵”时,可能并非真的觉得价格高,而是认为性价比不高。此时,导购应强调产品的优势,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另外,当多个顾客同时进店时,要分清主次。先接待购买欲望强、看起来有实力的顾客,同时也要对其他顾客打招呼。千万不要在顾客快付款时去接待新顾客,否则可能导致正在付款的顾客改变主意。还有,要重视顾客的同行同伴。顾客和朋友一起来购物时,不要忽视其同伴,争取让同伴认可产品,因为得到朋友的肯定,顾客才会更有信心购买。导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在给顾客介绍产品时,要坦然乐观、有耐心,避免打哈欠、伸懒腰、挖鼻孔等小动作,这些动作会让顾客觉得导购不专业,降低好感度,影响生意。最后,收尾话术也有技巧。当感觉顾客快要购买时,不要问“你要不要这件?”,而是说“您真有眼光,这款特别适合您”,给顾客一个肯定的暗示。对于不同性格的顾客,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严肃的顾客多一些热情,对随意的顾客可以活泼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