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业复苏势头强劲 霍尼韦尔航电软件更新抢占市场先机

   发布时间:2025-11-26 18:12 作者:周伟

全球航空业正加速复苏,商用机队运营数据已超越疫情前水平。根据《航空周刊》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用飞机总飞行时长较2019年增长11%,这一趋势带动了航电设备、维修服务及软件升级等产业链环节的蓬勃发展。行业预测显示,2026年全球飞行时长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航空技术服务商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在第三届航电技术助力飞行安全研讨会上,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科技集团展示了多项技术突破。其核心产品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EGPWS)通过软件升级,整合了新型地面预警(SURF-A)、跑道感知引导系统(RAAS)、智能跑道(SmartRunway)及智能着陆(SmartLanding)四大功能模块。这套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飞机与地形的相对位置,可有效降低可控飞行撞地(CFIT)风险,目前已在全球近5000架商用飞机上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SURF-A软件作为最新研发成果,能提前30秒识别跑道潜在危险,为飞行员争取关键处置时间。该技术已通过补充型号合格证(STC)认证,适用于波音737、空客A320等主流机型。霍尼韦尔亚太区总裁徐军透露,公司正与国内航空公司探讨STC合作模式,推动该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应用。美国西南航空的实践案例显示,其737机队全面启用相关系统后,已有超700架飞机完成技术升级。

行业研究报告《2025-2030年航空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指出,亚太地区航电软件市场将以年均10.8%的速度扩张。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对先进航电技术的需求持续攀升。多家航空公司代表在研讨会上提出,当前亟需解决GPS信号干扰导致的导航安全问题,期待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东航飞行员表示:"现代航电系统需要更直观的操作界面,帮助机组快速处理复杂空情。"

面对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霍尼韦尔正加速技术迭代。徐军强调,未来航空电子产品将呈现三大特征:系统高度集成化、人机交互智能化、安全防护立体化。目前中航电子、昂际航电等国内企业已在综合模块化航电平台领域取得突破,其中昂际航电为C919研发的IMAP系统已进入装机测试阶段,但其软件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生态。

企业战略调整方面,霍尼韦尔今年2月宣布将分拆航空航天业务,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徐军表示,分拆后的新实体将聚焦航电系统、飞行控制等核心领域,通过技术授权与联合研发模式深化与中国市场的合作。这项重组计划被视为跨国企业应对全球航空产业链重构的重要举措。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