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大局观》新修版:用经济学思维,在时代浪潮中找准人生坐标

   发布时间:2025-11-20 21:57 作者:李娜

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你是否常常感到困惑:明明持续关注新闻动态、努力学习知识,却依然难以把握经济形势的走向?在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是否总因无法看清全局而犹豫不决?甚至会质疑自己:为何学得越多,反而越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缺乏一套能够洞察世界本质的底层逻辑——这正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所强调的“大局观”。在其全新修订的著作《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中,何帆教授直面一个核心问题:掌握大局观,是否就能成为人生赢家?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运用经济学思维破解现实困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

作为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学者,何帆教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扎根现实。在撰写《变量》系列时,他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走遍中国大地,记录真实的经济变迁;而在修订《大局观》时,他更是花费半年时间重新梳理过去十年的发展趋势,将人工智能、企业出海、全球化退潮等新兴议题纳入书中,使内容更具时代感。

何帆教授的文字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却能直击现实问题的核心。例如,在新版《大局观》中,他直言“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可能被过度夸大”,同时也坦诚指出“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是背水一战的生存策略”。通过阅读他的著作和分享,读者会深刻感受到:经济学并非枯燥的理论,而是理解世界的实用工具。

记者梳理了新版《大局观》的三大核心亮点:

首先,内容更贴近当下现实。与十年前的旧版聚焦“大数据”不同,新版直接回应当前热点问题,如人工智能的实际影响、全球化退潮后的供应链重组、中国企业出海的策略等。这些话题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当下正在发生什么”。

其次,阅读体验更轻松。全书仅15万字,却能讲透核心逻辑。作者删去了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等偏理论性的章节,重新撰写了“技术创新”“人口变量”等与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何帆教授表示:“在经济调整期,我不希望大家读厚书感到压力,所以尽量写得生动简洁,让读者花几小时就能读完并获得成就感。”

最后,实用性更强。书中没有复杂的公式,只有可落地的思考方式。例如,书中探讨了“为什么不要做‘最优化者’,而要做‘满足者’”(帮助读者摆脱选择焦虑)、“老龄化不是危机,而是商业机会”(帮助读者把握未来趋势)、“全球化起落时,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帮助读者找准个人定位)等实用话题。

何帆教授在书中写道:“历史的进步从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试错与妥协中艰难前行。”《大局观》最打动人的地方,或许在于它不提供标准答案的谦逊态度——它不承诺让读者成为经济学家,却能帮助他们在信息洪流中站稳脚跟;它不预测未来,却能让读者理解“慢变量”的力量,如人口结构、技术成本、地缘格局等。

对于每一个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普通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学会用“海拔3000米”的视角审视生活时,那些曾经让我们焦虑的“短期波动”会变得清晰可见——贸易摩擦只是树枝,国际关系才是大树;股价涨跌只是浪花,技术革命才是洋流。而培养这种“不被眼前琐事淹没”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武器。

何帆,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