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近日完成了一笔规模达60亿元的定向增发,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每股6.02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9.19亿元。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通过股权融资方式补充资本,标志着其资本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此次定增吸引了15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成为最大认购方,获配约3.6亿股,认购金额达21.65亿元,且这部分股份将锁定5年。其余14家机构的股份锁定期均为6个月,投资者类型涵盖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及地方国资企业,体现了市场对中泰证券长期发展的信心。
公募基金在此次定增中表现活跃。财通基金以7.29亿元的认购金额位居公募机构首位,诺德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分别认购6.51亿元和2.72亿元。券商资管方面,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入3.10亿元,华泰证券资管与华安证券资管各认购1.2亿元。地方国资背景的资金也积极参与,湖北省铁路发展基金、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认购3亿元。
随着定增完成,中泰证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枣矿集团持股比例从32.84%提升至33.25%,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升至4.10%和2.16%。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省国资委,控股股东地位未发生变化。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泰证券母公司净资产为423.35亿元,净资本为272.72亿元。此次近60亿元的净募集资金注入后,公司的净资产和净资本规模将显著扩大,为业务拓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根据规划,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重点投向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其中,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领域的投入不超过15亿元,另类投资业务和做市业务的投入上限均为10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也将获得资金支持,购买国债等证券的拟投入金额不超过5亿元,财富管理业务的投入上限同样为5亿元。这些布局旨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中泰证券的定增历程历时近两年。公司于2023年6月首次提出定增计划,并在2024年和2025年两度延长议案有效期。今年5月28日,上交所受理了该申请,9月5日出具审核意见,最终于10月13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近期,券商行业的股权融资节奏明显加快。除中泰证券外,天风证券已于今年6月完成40亿元定增,南京证券的50亿元定增计划在11月获得批复,东吴证券也公布了60亿元的定增预案。这些进展表明,行业资本补充渠道正在逐步畅通,为券商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