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经济领域,峰飞航空科技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正式推出全球首个“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该方案创新性地将“零碳水上机场”与“eVTOL航空器”相结合,把低空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拓展至广阔水域,有效解决了低空起降点面临的“选址难、部署慢、运维繁”等难题。
这一创新方案在昆山淀山湖进行了首次公开演示。当天下午,一架2吨级的eVTOL航空器从零碳水上机场成功起飞,通过“水域 + 低空”的联动模式,充分展示了零碳机场与eVTOL的协同作业能力。此次演示标志着该方案从理论走向实践,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峰飞航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eVTOL零碳水上机场,堪称水上移动空港与智慧指挥中枢。它集成了eVTOL起降平台、光储充能源保障、智能调度系统以及通信配套等多种功能,能够快速部署在江、河、湖、海等各类水域。该水上机场专为eVTOL航空器量身打造,采用纯电驱动方式。宽大的甲板作为起降平台,上面铺设了光伏板,船舱则被巧妙地设计成候机厅与机务室,形成了一个可灵活部署的零碳水上机场。它不仅能够满足eVTOL的起降和充电需求,还能与eVTOL共享数据,实现智能协同作业。
“海空一体”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满足五大核心应用场景的需求,对行业业态产生重塑作用。在能源平台运维场景中,该方案能够显著提升运维人员和紧急备件的运送效率,提升幅度可达十倍以上。在应急救援领域,通过构建“无人机广域搜救 + eVTOL快速响应”的立体体系,可使反应时间缩短50%以上,大幅扩大搜救覆盖范围,提高生还率。在高频通勤场景中,该方案可利用水域面积,在城市内、沿海城市群、湾区及海岛之间快捷部署起降点,搭建快速空中交通网络,且无需破坏现有基础设施。在海空文旅方面,为高端文旅注入“飞行 +”元素,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多艘水域移动机场快速组网形成的“分布式机场群”,可支持大规模、多任务协同作业,实现更广覆盖和更智能的应用。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十五五”规划中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正从试点示范阶段向系统化、规模化发展阶段迈进。峰飞航空的“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通过激活海岸线、江河湖泊等“蓝色国土”资源,为沿海沿江城市群、内陆水域城市提供了可快速落地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战略协同的重要支撑点。
从行业现状来看,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民航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建成通用机场475个,较上年底净增26个,其中A类通用机场172个。而2023年美国公共通航机场达5100余座,各类私人机场1.5万座。不仅如此,我国通航起降设施还存在分布区域不均衡、大部分功能较单一等问题,垂直起降机场、充换电设施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eVTOL快速商业化落地的主要瓶颈之一。峰飞航空的这一创新方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