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快递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日均业务量突破五亿件,不仅成为民生服务的重要支撑,更通过1600余个产业服务项目深度融入实体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行业正站在新的起点,面向“十五五”规划,快递企业纷纷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创新服务模式和科技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创新领域,“文旅+物流”模式成为行业新亮点。顺丰集团近期与中国旅游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文旅物流新生态。此前,中国邮政、京东等企业已率先布局,在云南、山东等热门景区开设IP门店,为游客提供行李托运、特产直邮等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景区人流密集带来的行李搬运难题,让游客实现“轻装出行”。德邦物流则在国庆假期推出轿车运输服务,通过专业装载和全程监控,将汽车运输像寄送包裹一样便捷,进一步拓展了大件物流的服务边界。
从特产寄递到汽车运输,客户需求正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化、个性化转变。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正通过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提升科技实力和深化行业供应链合作,打造针对特定场景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例如,为超大超重货物定制空运方案,提供专人专车、夜间收派等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这种从“标准化配送”到“场景化服务”的转变,正在重新定义快递行业的服务边界。
服务品质提升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焦点。在第11届快递“最后一公里”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末端配送服务直接决定市场竞争力,构建“美好递送体验”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要素。这一观点与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达85分,同比上升1.3分,这项持续18年的调查为行业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从末端揽派到运营网络,快递企业正在全链条推进服务升级。
科技赋能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国家“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发展主线,推动快递企业加大技术投入。顺丰科技近期对其“顺丰超脑”智能决策平台完成2.0升级,通过融合大数据、AI算法和大模型技术,实现全网物流资源的智能调度。同时推出的“顺丰百川”供应链平台,集成订单管理、仓储运输、自动化设备和AI模型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中国邮政则构建了“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管理体系,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干预提升运营效率。
这些创新实践表明,科技正从工具升级为战略驱动力。顺丰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科技创新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转化,通过技术突破提升服务效能。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推进,快递行业将在服务升级、品质提升和科技赋能的协同作用下,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