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缩水250亿,阿里豪掷重金布局消费与AI双赛道

   发布时间:2025-11-27 12:48 作者:周伟

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正经历一场战略转型带来的阵痛与机遇。本季度营收达2478亿元,同比增长5%,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2%至1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5亿元出现显著缩水。这一利润波动背后,是阿里在即时零售和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码的战略投入。

即时零售战场成为本季度最大焦点。淘宝闪购自5月入局外卖市场以来,第三季度进入全面攻坚阶段。通过持续三个月的奶茶品类补贴战,平台单日峰值订单突破1.2亿单,带动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数显著增长。这种激进的市场策略直接推高销售费用至665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105%,占营收比重达26.8%。但效果立竿见影:中国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0%至789亿元,双11期间闪购新用户贡献的电商订单数超过1亿。

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上透露,即时零售业务已进入第二阶段。通过优化配送效率、提升订单质量,当前每单亏损较初期缩减50%,高客单价订单和非茶饮品类占比显著提升。这种转变标志着业务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食品健康、商超等品类成为新的增长极。

人工智能领域则延续高增长态势。阿里云本季度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34%,连续多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市场份额超过第二至第四名总和。更值得关注的是,云业务经调整EBITA达36亿元,同比增长35%,显示商业模式已跑通闭环。

面对持续爆发的AI需求,阿里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公司原承诺三年投入3800亿元,但仅过去四个季度已在AI和云基础设施上支出1200亿元。管理层透露,现有AI服务器产能严重不足,在手订单积压量持续扩大,未来可能追加投资以满足客户需求。在消费端,集团战略级项目"千问"的推出,彰显其打造AI时代入口的野心。

这场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认可,阿里股价年内涨幅接近100%,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区间。从即时零售的贴身肉搏,到AI领域的持续领跑,这家互联网巨头正用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竞争力。当市场还在讨论"烧钱模式"可持续性时,阿里已用组织活力的全面激活和业务指标的显著改善,交出第一份转型答卷。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