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译讯飞智译工坊夺冠!以代码与创新,在教育浪潮中扬帆启航

   发布时间:2025-11-27 05:20 作者:任飞扬

在备受瞩目的“1024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盛典上,西安翻译学院讯飞智译工坊凭借“智启未来——贝壳云平台”项目,从众多国内外顶尖高校与企业的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全国冠军桂冠。这一突破性成绩不仅刷新了该校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纪录,更标志着其学子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为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

讯飞智译工坊的诞生源于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洞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深度渗透,社会对兼具“人工智能+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工坊指导老师,高若云指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覆盖前沿技术实践,而产教融合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基于此,西安翻译学院联合科大讯飞,于2023年启动工坊筹备工作,通过两年技术沉淀与能力筛选,最终于今年9月正式推广。工坊不仅成为企业技术进校园的“直通车”,更以竞赛为抓手,构建起“以赛促学、以学促创”的育人生态,同时助力学校工科文化氛围营造与校企品牌影响力提升。

项目负责人张飞宇介绍,“贝壳云平台”的研发灵感源于对高校备课痛点的深度调研。数据显示,教师年均备课耗时近300小时,其中超半数用于重复性操作,且因多平台数据割裂导致资源与学情脱节,一份教案需五次以上手动调整才能适用。团队以大语言模型重构备课链条,打造出能智能适配班级学情、贯通教学全流程的AI工具,而非简单替代人工。目前,项目已进入校内试点阶段,计划通过教师反馈持续优化迭代,未来有望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破局者”。

备赛过程堪称一场“淬火之旅”。从初赛的“稳扎稳打”到八强赛的“破釜沉舟”,再到决赛的“沉稳专注”,团队心态随赛程推进不断升华。视觉负责人杨婷婷回忆,八强名单公布时,成员们反复核对屏幕信息,确认晋级后欢呼拥抱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而决赛前一周的“通宵攻坚战”更成为团队精神的见证:为解决方案逻辑不清的问题,十余人分工协作,从资料查阅、视频剪辑到PPT优化,连续奋战至凌晨四点。当新方案最终成型时,干涩的双眼与踏实的笑容交织,诠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

夺冠背后是工坊长期积累的厚积薄发。自成立以来,团队已斩获“挑战杯”揭榜挂帅全国一等奖、“软件杯”全国二等奖等3项国家级奖项,以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竞赛、智能汽车大赛等5项省级荣誉,形成“赛事人才输送-优质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指导老师周尤勇表示,工坊未来将深化三方面布局: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技术沙龙-成果展示-跨学科协作”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二是扩大品牌辐射效应,通过技术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学子加入;三是拓展校企资源链接,搭建高质量实习平台,为成员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

对于有志投身AI创新的学弟学妹,团队给出务实建议:“零基础不可怕,关键在于立即行动;选择方向后需深耕细作,避免盲目跟风;团队协作中要学会借力成长。”正如张飞宇在领奖时所言:“承西译初心,凭AI实力!”这支年轻团队正以代码为笔、创新为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而冠军奖杯,仅是他们征程的新起点。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