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闪“复活”登顶社交榜,字节社交新棋局:从挑战到生态闭环

   发布时间:2025-11-28 12:02 作者:陈阳

在2025年的社交应用市场,一款曾被遗忘的产品突然成为焦点——字节跳动旗下的多闪,在沉寂多年后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并一举登顶App Store社交应用榜首,同时在免费总榜中也跻身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字节跳动在社交领域长期布局与战略调整的成果。

多闪并非一款新推出的应用,早在六年前,它便承载着字节跳动在社交领域的宏大目标首次亮相。作为字节的首款独立社交产品,多闪从诞生起就备受关注,目标直指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微信。然而,这场备受瞩目的“首战”并未成功,多闪在短暂的高光后迅速沉寂,尽管经历了多次产品转型,但始终未能掀起大的波澜,甚至一度传出停止研发的消息。

在AI产品风头正劲的2025年,多闪却悄然回归社交舞台中心。其背后,是字节跳动对社交方向的重新定位与精准布局。在抖音的全力支持下,多闪开启了它的逆袭之路。七麦数据显示,多闪在1月10日发布32.6.0版本后,在App Store榜单上迅速攀升,短短几天便从100名开外跻身社交榜前十。此后半年,它一直保持在社交榜30名左右,7月下旬再次进入前十,11月13日起成功登顶并保持至今。在免费总榜上,多闪年初经历短暂波动后,11月通过连续三个版本更新,直接升至前十,与豆包、红果短剧等“字节系”应用形成霸榜之势。

与初次亮相时的高调宣传不同,多闪此次回归显得低调许多。除了应用榜单上的表现,媒体上几乎看不到相关报道。但通过梳理多闪的产品迭代历程、抖音的推广策略以及用户行为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字节跳动为多闪规划的回归路线。

尽管多闪曾淡出公众视野,但字节跳动从未停止对其的迭代更新。2023年之前,多闪不断新增“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密友时刻”等功能,试图探索社交的可能性。2023年9月的26.2.0版本后,版本更新描述逐渐聚焦于“支持更多聊天实用功能”。经过2024年的沉淀,2025年多闪进行了31次密集迭代,逐渐明确了自身定位。

字节跳动为多闪制定的新战略定位是:承接抖音溢出的社交互动需求,满足抖音好友之间即时聊天、分享生活的需求。在App Store上,多闪的产品标签明确为“抖音聊天版”。尽管部分用户认为保留短视频页面的多闪不够纯粹,但可以预见,字节跳动将进一步强化其聊天和分享功能,推出“视频版朋友圈”或将成为下一步动作。

此次推广多闪,字节跳动改变了以往高举高打的策略,转而在抖音站内进行精准推流。抖音推出的“聊天火花”机制成为多闪导流的关键工具。“聊天火花”将日常聊天转化为可见、可累积的成就系统,用户为“续火花”会自然增加互动频率,培养起稳定的社交习惯。这一机制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抖音将其引入社交关系链后,成功培养了用户的“密友社交”习惯,将抖音视为比微信朋友圈压力更小的社交空间。

今年6月,抖音上出现大量推广视频,引导用户去多闪体验简洁聊天,称“更方便和朋友聊天续火花”。11月17日,多闪官方在抖音发布视频,宣布上线专属火花标识,吸引用户“拉上好友一起打卡”,同时推出免费聊天气泡等福利,进一步刺激用户下载。通过与抖音的密集联动,字节跳动希望将抖音上牢固的社交关系链移植到多闪,为多闪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多闪的发展历程,也是字节跳动社交战略不断调整的缩影。从2019年挑战微信,到2022年主打“真实社交”,再到2023年定位为“抖音聊天工具”,多闪的产品路线与抖音对社交的理解同步深化。2019年,多闪主打“视频社交”,推出“随拍”功能,试图以年轻化设计对抗微信,但因定位模糊迅速遇冷。此后,多闪账号体系并入抖音,转为平台内嵌功能。2022年,抖音跟进海外“真实社交”风潮,推出“密友时刻”,后升级为“抖音时刻”,并重新注入多闪,但未能引爆市场。经过多次尝试,字节跳动最终为多闪找到新坐标:放弃“再造微信”的野心,追求社交生态内循环,防止抖音社交关系流失。

除了多闪,抖音近期对“日常”板块进行升级,完善以“熟人动态分享”为核心的社交链路,场景定位和使用体验向微信朋友圈看齐。抖音的“双线策略”逐渐明朗:以主App的“日常”构建社交场景,以多闪巩固沟通纽带,形成从内容互动到关系沉淀的闭环,提升用户粘性和商业价值。

在多闪这块“试验田”上,字节跳动还在探索AI社交的可能性。去年以来,字节推出“猫箱”“话炉”等AI社交产品,开辟“人机交互”新战场,但未能掀起太大波澜。今年下半年,字节找到新方向:在多闪“聊天火花”基础上引入“小火人AI精灵”。AI小火人像“数字宠物”或“话题伙伴”,需要好友共同互动喂养,激发沟通动机,提供话题起点,润滑人际关系。对于字节跳动而言,在现有社交产品中培养用户AI社交习惯更具可行性,通过降低互动门槛、增加趣味性,盘活存量用户。

若将“豆包”纳入视野,字节跳动的AI社交图景更加清晰。多闪中的“小火人”在对话中扮演破冰者,而豆包则致力于成为基础、泛在的AI社交底层设施,渗透到用户数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用户与外界互动的智能中介。这暗示了字节跳动的深层逻辑:未来社交竞争可能不再是单一App的功能比拼,而是生态内AI交互体验的完备性之争。用户未来或许能在抖音上看到有趣视频后,直接唤醒豆包讨论或创作,并一键分享至多闪与好友互动,形成跨应用的流畅体验,让用户更长时间停留在其生态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