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领投助力「蓝点触控」C轮融资超亿元,力传感器出货成绩亮眼

   发布时间:2025-11-20 15:16 作者:吴俊

近日,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点触控”)宣布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参与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能力提升、生产工艺自动化升级以及市场拓展,为公司在机器人传感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传感器硬件研发的企业,蓝点触控已形成覆盖人形机器人六维传感器、通用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及拉压力传感器等多个系列的产品矩阵。其客户群体包括智元机器人、小米机器人、优必选、众擎等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同时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行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开数据显示,蓝点触控的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95%;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超万台,市占率达80%以上。

随着产品规模化交付能力提升,蓝点触控正加速推进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公司在广东新建的1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已投入运营,新一代全自动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生产线年产能达100万套,末端六维力传感器年产能20万套,整体产能预计提升3至4倍。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供应链稳定性,也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

公司负责人刘吴月指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去年行业聚焦技术突破与愿景探讨,而今年已进入实体出货放量阶段。需求增长不仅来自前沿客户的原型验证,更源于数据训练和部分有限应用场景中形成的批量化稳定订单。例如,在家居、商超、物流等场景中,数据训练通过收集物理交互数据优化AI模型与控制算法,成为机器人从“预设程序”向“自主智能”跃迁的关键环节。高精度力觉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入口,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尽管机器人终端落地仍面临挑战,但刘吴月观察到,迎宾展示、商业演出及特定工厂作业等场景已实现初步应用。他强调,技术落地是一个螺旋迭代的过程,企业需从有限场景切入,逐步解决实际问题。“当技术成熟度与商业落地距离较远时,选择小场景突破是更务实的策略。”

针对行业泡沫问题,刘吴月保持理性态度。他认为,高科技领域必然存在泡沫,但泡沫的消退将筛选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蓝点触控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纵深能力——团队需同时掌握机械设计、软件开发与算法优化等跨学科技术,且需持续投入资源保持技术立体性。为此,公司计划从三方面强化竞争力:研发端深化客户服务能力以锁定客户;生产端通过迭代优化降低成本;市场端借助红杉中国的国际资源拓展海外业务。

在海外市场,蓝点触控依托航天技术积累形成的研发能力,已达到国际头部企业水平;而依托国内供应链优势,其产品迭代周期可缩短至2-3周(含航运时间),显著快于国际竞争对手。目前,公司已在欧洲市场形成规模化业务,此次引入红杉中国投资,将进一步借助其全球网络加速国际化布局。

据了解,蓝点触控的传感器产品已实现IP67级防尘防水,可适应复杂工业环境。例如,其水下展示的传感器在模拟场景中稳定运行,验证了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这种技术突破为机器人进入更多非结构化场景提供了可能。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