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主办、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5数据存储产业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专委会会长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派出高层代表参会——公司副总裁兼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发表主题演讲,围绕AI时代数据存储产业的创新方向展开深度探讨。
周跃峰在演讲中指出,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重塑数据存储的价值定位。数据已从单纯的信息载体进化为驱动AI训练与推理的核心要素,其存储方式与效率直接影响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面对这一变革,华为提出数据存储需在六大维度实现突破性创新:性能极限、架构扩展、数据治理、安全韧性、语义升级与绿色发展。
在性能层面,AI场景下多轮对话、长文本推理等任务对存储提出严苛要求。周跃峰强调,未来存储需突破传统带宽、IOPS与时延指标,建立适应AI工作流的新性能标准,确保数据传输链路与GPU计算资源无缝衔接。针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华为提出"纵向+横向"双轨扩展架构:通过DPU技术实现单机柜容量突破,同时构建EB级横向扩展能力,满足互联网等行业的超大规模存储需求。
数据治理方面,华为推出的Omni-Dataverse统一数据空间已在全球范围落地应用。该方案通过跨地域数据可视化、多模态融合检索与全生命周期优化,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产的全局管控。在安全领域,存储系统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免疫,构建起守护数据安全的最后防线——无法满足内生安全要求的存储产品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随着AI向认知智能演进,数据存储的形态也在发生质变。周跃峰提出"新语义"概念:存储系统将进化为AI数据平台,不仅承载数据存储功能,更需提供知识库构建、推理加速等增值服务。这种转变要求存储接口与服务语义进行根本性革新,以支撑AI代理的智能化升级。
面对AI驱动下的冷数据"升温"现象,华为特别关注温存储技术创新。当前机械硬盘仍是温数据存储的主流方案,但该领域尚未实现国产化突破。周跃峰呼吁产业界协同攻关新型存储介质,建立经济高效的温存储体系,增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的战略主动权。
"AI大脑的构建需要存储与处理器深度协同。"周跃峰用形象比喻阐释技术融合趋势:存储系统正从"数据仓库"升级为"智能记忆体",通过"以存强算"与处理器形成计算合力。这种变革要求产业重新评估存储的战略价值,将其置于AI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位置。
会议现场汇聚了国内存储产业链各环节领军企业。周跃峰表示,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存储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体系——从芯片、介质到整机、软件的全链条国产化基本实现,1680EB的存力规模彰显出引领全球的潜力。华为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产业伙伴共同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健康生态,在AI时代的数据存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