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整合东兴、信达证券:十大影响点透视未来投行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20 15:19 作者:郑浩

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的重大重组事项正式启动,A股自即日起停牌,这一动作被视为2025年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步。根据财务数据及行业分析,此次合并预计将在资产规模、营收能力、区域布局及业务协同等多个维度产生深远影响,或重塑国内投行竞争格局。

合并后,中金公司总资产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以2025年三季度数据为参考,原中金公司总资产为7649亿元,合并东兴证券(1200亿元)与信达证券(1247亿元)后,总资产达10096亿元,行业排名从第6位跃升至第4位,仅次于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与华泰证券。净资产方面,原中金公司为1178亿元,合并后增至1747亿元,排名从第9位升至第4位。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样显著增长:营业收入从208亿元增至274亿元,行业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净利润从66亿元增至95亿元,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6位。

业务条线中,经纪业务收入增长33%至60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增长15%至34亿元,稳居行业第二;资管业务收入增长26%至13亿元,投资收入增长29%至142亿元,行业排名从第7位升至第3位。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入因受市场周期影响,后续表现需持续观察。

区域布局方面,合并后中金公司营业部数量从216家增至374家,员工总数从14650人增至20112人。东兴证券在福建的34家营业部与信达证券在辽宁的33家营业部,将显著提升中金公司在东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覆盖密度。例如,东兴证券在福建的投行业务底蕴深厚,信达证券在辽宁的固收自营表现稳健,这些区域优势将与中金公司的跨境交易、财富管理等业务形成互补。

此次合并的核心背景是汇金系券商牌照的整合。中央汇金目前持有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等8家券商牌照,本次合并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内部竞争。由于三方实控人均为中央汇金,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预计不会产生商誉,且三方PB估值差异较小,可平衡中小股东利益。市场推测,未参与合并的长城国瑞因非上市公司身份,需走借壳上市流程,程序复杂,故本次整合暂聚焦于三家上市券商。

股东结构调整方面,东兴证券原控股股东东方AMC持股比例从45%降至合并后的约7.1%,利润贡献从9.6亿元降至约9.0亿元;信达证券原控股股东信达AMC持股比例从78.7%降至约16.9%,但因PB估值较高,利润贡献从14.2亿元增至21.5亿元。这一变化体现了换股合并中股权对价的差异化安排。

业务协同是合并的另一重点。中金公司擅长综合投行、跨境交易与财富管理,而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在零售经纪、自营业务及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积累深厚。例如,信达证券作为原AMC系券商,资管业务特色鲜明,合并后中金公司可借助其股东在债务重组、风险化解方面的专业能力,拓展投行新型业务空间。基金业务方面,中金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与东兴基金的非货AUM分别为854亿元、644亿元与217亿元,相关牌照整合后,资管业务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提升。

此次合并并非中金公司首次收购券商。2016年,中央汇金将中投证券100%股权转让给中金公司,后者通过整合中投证券的零售网络,形成了“高-中-低端”客户全覆盖的财富管理体系。2017年中投证券更名为“中金财富”,成为中金公司旗下财富管理平台,客户资产规模达3.18万亿元。参考这一路径,本次合并或优先完成零售网络与客户资源的融通,依托374家营业部实现服务下沉,同时将中金财富的买方投顾模式输出至东兴、信达的零售客户,复刻全客户层级覆盖格局。

行业层面,此次合并与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整合落地,标志着证券行业洗牌节奏加快。监管层明确提出“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目前汇金系(中金公司)与上海系(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已各占一席,其他券商争夺剩余名额的机会有限,并购重组仍是塑造顶尖投行的直接途径。中金公司此次合并后,若能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四大投行战略(产业投行、交易投行、财富投行、资产投行)的有效推进,或为其实现“国内前三、国际前十”的目标奠定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