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加码冰杯赛道,钟睒睒布局600亿即时零售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5-11-20 18:55 作者:陈阳

农夫山泉正加速布局食用冰市场,计划投资2842万元扩建杭州建德生产基地,新增年产7000吨食用冰产能。该项目将引入国际领先的流水方冰生产线与高透冰制冰设备,主要生产160克规格冰杯及2公斤袋装高透冰产品。根据公示方案,160克冰杯年产量达5600吨,2公斤袋装冰年产量1400吨,项目选址于新安江街道朱家埠厂区现有闲置车间。

这一动作背后是冰杯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冰杯品类连续两年保持300%以上增速,成为夏季水饮市场黑马。首创证券研报显示,冰杯分为纯水冰杯与风味冰杯两类,通过"冰杯+"模式可与酒饮自由组合,满足年轻人DIY需求。在社交平台,自制冰饮教程播放量突破亿次,形成独特的线上社交潮流。

农夫山泉的布局早有端倪。2023年5月,企业申请冰杯标贴专利;2024年推出160克便利店渠道冰杯,定价3.5-5元;同年年报首次提及"冰饮共生"场景。今年6月,企业通过山姆会员店推出2公斤袋装高透冰,定价22.8元引发抢购热潮。该产品主打"千岛湖天然水源""超低速缓冻"等卖点,尽管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仍出现阶段性断货。

行业数据显示,日本便利店年消费冰杯达25.7亿杯,已形成成熟消费习惯。国内市场虽处起步阶段,但即时零售的崛起正在重塑格局。饿了么数据显示,2025年6月冰杯相关订单同比增长267%,冰杯+酒组合增长321%,冰杯+饮料组合增长261%。奥纬咨询预测,冰品冰饮将成为即时零售标志性品类,2026年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对于农夫山泉而言,冰杯的战略价值远超单一品类。企业2025年半年报显示,饮料业务占比已达62.7%,增速超过包装水业务。冰杯的百搭属性可有效带动果汁、茶饮等产品销售,部分渠道采用"饮料+1元换购冰杯"的捆绑策略。在包装水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冰杯成为企业寻找新增量的重要抓手,水源与品牌优势构成核心壁垒。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相继入局,伊利冰淇淋推出冰工厂冰杯,蒙牛通过"冰+"品牌布局赛道。茶饮品牌中,蜜雪冰城延续1元冰杯策略,古茗推出"一杯冰水"引流。专业制冰企业如冰力达面临挑战,其出厂价从2023年的3元/杯降至2024年的1.5元/杯,预计后续可能跌破1元。

成本结构显示,冰杯利润空间持续压缩。每杯生产成本约0.6-0.7元,批发价1元左右,扣除运输仓储后单杯利润仅0.1元。耐低温食品级塑料成本比普通PET瓶高50%以上,冷链运输费用是常温运输的3-4倍。企业竞争焦点转向场景争夺,尼尔森IQ报告指出,冰杯对酒水饮料的带动效应显著,2024年6月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140%。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冰杯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超高端产品可能主打水源地概念,平价产品则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随着头部企业入场,价格战或在明年夏季爆发,传统制冰企业面临转型压力。这场由冰杯引发的消费革命,正在重塑中国饮品市场的竞争格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