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出现显著下滑,期内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约50%;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降幅达72%。这一业绩表现主要受到外卖等即时零售业务大规模补贴的影响,销售费用同比翻倍至665亿元,较上季度增加超130亿元,半年内累计投入近1200亿元。
尽管利润承压,阿里巴巴该季度营收仍实现增长,达到2478亿元,同比增长5%。若剔除已出售的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5%,与京东持平,高于拼多多的9%。其中,阿里云业务表现亮眼,收入达398亿元,同比增长34%,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9%,对整体营收的贡献占比提升至16%。
在即时零售领域,阿里巴巴的投入策略引发市场关注。今年7月,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推动日订单规模在8月达到1.2亿。然而,高额补贴也导致利润大幅侵蚀。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约105亿元,环比下降近73%,同比大幅下降76%,主要受即时零售亏损影响。高盛此前预计,阿里该季度即时零售亏损约360亿元。
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财报沟通会上表示,淘宝闪购的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非茶饮订单占比已超过75%,每笔购买单价较8月环比上涨超过两位数,单均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自10月以来,淘宝闪购的每单亏损已较七八月份降低一半,用户留存与使用频次也好于预期。蒋凡还透露,约3500个天猫品牌已将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业务,淘宝闪购日均访问量已过亿。
尽管即时零售业务对淘宝APP的用户增长和黏性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但阿里巴巴决定调整投入策略。阿里CFO徐宏表示,三季度是闪购投入的阶段性高点,预计下个季度投入将显著收缩。蒋凡则称,当前市场仍处于竞争状态,公司将根据竞争格局动态评估并调整策略。摩根大通分析认为,中国外卖市场正迎来转折点,因补贴减弱及季节性因素,全国日均订单量已从9月峰值1.51亿单降至10月的1.45亿单,预计11月将进一步降至1.41亿单。
在云业务方面,阿里巴巴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今年第三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本开支达315亿元,同比增长87%,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扩建和技术升级。尽管与上季度386亿元的资本开支相比有所收缩,但阿里云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阿里CEO吴泳铭表示,目前阿里云的AI服务器上架节奏跟不上客户订单增长速度,积压订单数量持续扩大,对AI未来需求充满信心。
今年2月,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AI+云领域的累计投资已达1200亿元,最近两个季度超过700亿元。吴泳铭认为,当前处于关键的AI投资周期,尽管供应链存在波动,但公司将聚焦基座模型训练、百炼平台服务及内外部客户推理需求等优先级。针对市场争议的AI泡沫论调,他回应称,从需求侧看,模型能力持续进阶,AI任务在各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从供给侧看,全球AI服务器产业链普遍缺货,扩产周期至少需要两三年,AI需求增长速度远快于供给提升速度。因此,未来三年内AI需求的增长具有高度确定性,不存在所谓的泡沫。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化。近期,公司推出千问模型加强C端布局,股价也因此受益。从高管表态来看,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上的高强度投入或将告一段落,而AI领域的投资将继续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