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光通信领域迎来重要突破——亨通光电携手中国移动网络事业部、山东移动,共同打造的S+C+L波段超低损大有效面积多芯光纤项目在青岛成功落地。这条全长37.8公里的市到县骨干线路,从胶州延伸至红岛数据中心,沿途设置16个熔接点,标志着全球首条覆盖“三波段”的超低损多芯光纤正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作为项目核心支撑,亨通光电提供了包含4根多芯光纤的定制化光缆。每根光纤在直径125μm的包层中集成4个独立纤芯,通过精准调控纤芯半径、折射率分布、沟道结构及芯间距四大核心参数,实现了截止波长、传输损耗、有效面积与纤芯串扰四项关键指标的协同优化。这一创新设计攻克了多芯光纤性能难以平衡的技术瓶颈,将芯间串扰压制至-45dB/100km以下,满足弱耦合传输的严苛要求。
该光纤在保持110μm²大有效面积的同时,将截止波长下移至1400nm,形成覆盖S(1460-1530nm)、C(1530-1565nm)、L(1565-1625nm)三波段的传输窗口,并可向下兼容E波段。通过将C/L波段的超低损特性扩展至S波段,光纤在1550nm波长处的衰减低至0.156dB/km,1460-1625nm范围内损耗均低于0.186dB/km,刷新了多芯光纤的损耗纪录。这种“频带扩容”能力为T比特级超大容量传输、通密一体量子通信等前沿应用提供了带宽保障。
依托三波段超低损特性与4芯集成设计,新型光纤的单纤传输容量较传统光纤提升五倍以上。这一突破直接回应了未来光网络对“超大容量、超高密度”的迫切需求,为智算中心互联、海底光缆升级、单波T比特级骨干网等关键场景提供了技术演进方向。在实际部署中,该光纤可支撑城域智算中心实现毫秒级全光接入,确保中心间无损互联的稳定性,为5-10年内的光网络容量升级提供了创新光层解决方案。
此次试点项目不仅为中国移动构建下一代超高速智算互联网络奠定了基础,更通过验证S+C+L多波段超800G技术的可行性,为全球运营商应对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实践路径。随着AI训练、智算互联等业务对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单模光纤的容量已接近物理极限。亨通多芯光纤通过提升纤芯集成度与可用带宽,构建起智算中心与城市间的高速“信息动脉”,其高密度、大带宽特性为AI算力集群的规模化扩展与协同运作提供了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