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海尔智家作为行业唯一受邀企业,系统展示了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创新实践。这家全球家电巨头通过高端化、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与生态化五大战略协同,构建起独特的价值创造体系,其中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尤为引人注目。
财务数据直观印证了转型成效:近五年间,企业净利率持续攀升,运营费率累计优化5.4个百分点。这条持续向好的成本曲线,不仅回应了市场对家电行业盈利能力的质疑,更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逻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降本增效,海尔智家将数字化作为商业模式重构的支点,推动企业从"生产导向"向"用户导向"的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源于对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面对全球市场日益碎片化的需求,企业通过搭建全球数字化平台,实现研发、制造、物流、服务的全链路贯通。在研发端,依托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数据网络,团队能够精准捕捉区域差异——针对北美市场的大容量偏好、欧洲市场的能效标准、中国市场的空间效率需求,相继推出COMBO大滚筒洗衣机、X11超薄洗衣机等爆款产品,形成"一款产品服务全球"的研发范式。
制造体系的变革同样深刻。作为年产销超亿台的全球化企业,海尔智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全球15个工业园、30家工厂的产能协同。在欧洲市场,东南亚生产的冰箱与中东非生产的空调通过智能物流网络精准配送,制造周期缩短30%的同时,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02%以下。这种"全球协同+本地化交付"的模式,既保证了规模效应,又实现了快速响应。
渠道端的革命更具颠覆性。通过实施TOC(按订单生产)模式,企业将全国74%的区县专卖店纳入统仓统配体系,商品从工厂直达用户手中,中间环节减少60%。配送安装一体化服务让用户享受"拆箱即用"的体验,全程可视化的物流追踪系统则将服务确定性提升至新高度。这种"零距离"服务模式,使海尔智家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用户满意度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数字化转型的深层价值在于组织思维的进化。当30万员工在同一个数字平台上与全球用户实时互动,当每个决策节点都能获得数据支撑,企业便完成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基因改造。这种改造不是技术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将用户价值创造嵌入每个业务环节的价值链重构。
在行业观察者看来,海尔智家的实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范式:当企业将效率提升的根基扎根于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当技术创新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所谓的"降本增效"自然会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能。这种发展逻辑,或许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所在——不是技术的炫技,而是通过技术重构人与价值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