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价羽绒服凭借高性价比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同时,高端羽绒服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加拿大鹅、盟可睐等国际品牌长期占据国内高端羽绒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如今,波司登、高梵、美力城等国产品牌正以强劲的势头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击,一场围绕科技、设计与品质的全方位竞争已然展开。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逆势增长,成为近期高端羽绒服行业的一大亮点。盟可睐集团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其全球收入达18.41亿欧元,尽管整体业绩受欧洲、中东、非洲及日本市场旅游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但中国市场表现持续优于亚太地区其他市场。加拿大鹅的财报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其大中华区收入在报告期内达到5180万加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1.9%,成为拉动亚太区整体增长的核心动力。加拿大鹅首席财务官Neil Bowden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直言:“中国市场表现依旧坚实,是集团核心增长引擎。”
国际品牌的亮眼表现,折射出国内消费者对高端羽绒服需求的持续攀升。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羽绒服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突破227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高端市场增速尤为显著,单价2000元以上的产品市场规模增速达20%,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趋势为国际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创造了机遇。
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势布局,国产品牌正通过高端化战略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波司登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该品牌明确提出“全球领先的羽绒服专家”战略定位,并通过内容升级、视觉升级、平台合作深化及价值事件运营四大维度推进品牌升级。数据显示,波司登品牌吊牌均价已从2017年的1000元左右提升至目前的2000元至3000元区间,部分线下门店的“登峰”系列售价甚至突破1万元。今年10月,波司登与曾任职Louis Vuitton、Dior的英国设计师Kim Jones合作推出高级产品线AREAL系列,价格带锁定2000元至4000元,进一步巩固其高端定位。波司登还对经典系列“泡芙”进行升级,将填充物从鸭绒替换为鹅绒,强化“轻暖”特性,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更高追求。
另一国产品牌高梵则以“高端鹅绒服”为定位,通过线下渠道拓展和产品创新快速崛起。截至目前,高梵已在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等地开设23家门店,较去年年底的首家快闪店实现显著突破。其今年推出的“云锦鹅绒服”凭借3609元的定价和独特设计受到消费者欢迎,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新品太抢手了,基本刚到店不久就卖光了。”高梵还在产品参数上“卷”出新高度,其“黑标女王”5.0系列鹅绒服蓬松度达800+FP,绒子含量95%,清洁度1000+mm,参数表现甚至超越部分国际品牌。
高端羽绒服的竞争早已超越保暖这一单一维度,填充物品质、科技研发与设计创新成为品牌较量的核心领域。在填充物方面,鹅绒已成为高端市场的“标配”,各大品牌在清洁度、蓬松度、绒子含量等参数上展开激烈竞争。例如,波司登第六代“极寒”系列鹅绒服清洁度达700mm,蓬松度700+FP,绒子含量90%;天空人的“超轻面包服”蓬松度则为800mm。科技研发方面,新兴品牌天空人以“羽绒科技公司”为定位,其售价5800元的“超轻羽绒派克服”采用“Dermizax 3L”科技面料,实现防风、防雨、透湿干爽的效果,同时通过“Warm Tube”箱式充绒工艺提升保暖性能。美力城则将技术创新整合为四大“仿生科技系统”,着力解决传统羽绒服厚重、行动不便等痛点。
设计创新同样是高端羽绒服竞争的关键。国际品牌方面,盟可睐与《Vogue》前全球创意及文化顾问Edward Enninful合作推出“EE72”系列,将风衣与可拆卸羽绒服结合,凸显先锋设计理念。国内品牌高梵则将南京云锦非遗技艺融入“黑金龙锦金”鹅绒服,呈现典雅的东方美学。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推出的产品在款式、设计、色彩上都有突破,消费者反馈非常积极。”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者愿为高端羽绒服买单,本质是认可其品质、穿着体验与品牌故事的综合价值。然而,随着羽绒服国标更新和劣质产品曝光,消费者在选购时愈发理性,对参数、工艺细节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品牌若想在高端市场立足,必须以真实品质匹配高端定位,否则极易在消费者中失去信任。当前,高端羽绒服市场格局已变,国际品牌与国产品牌的竞争愈演愈烈,唯有持续创新、坚守品质,方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