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基金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重磅产品发行,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将集中启动募集。这批产品于上周五刚刚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随后迅速完成招募说明书发布、发售公告披露等准备工作,最短募集周期仅3天。此次集中发行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工具,也可能为资本市场注入显著增量资金。
根据已披露的发行安排,7家基金公司采取差异化募集策略。永赢基金选择最短3天的发行周期,将于12月2日结束募集;景顺长城基金募集期为5天;华泰柏瑞、易方达基金计划发行6天至12月5日;工银瑞信、鹏华、摩根基金募集周期最长,至12月12日截止。募集规模方面,6家机构设置上限,其中易方达、摩根、景顺长城设定80亿元上限,华泰柏瑞为50亿元,鹏华、永赢分别设为20亿元和10亿元。
在渠道布局上,券商系统成为重要合作方。工银瑞信、景顺长城、鹏华基金分别选择广发证券、中信证券、长城证券作为托管机构,华鑫证券、国信证券等7家券商获得券结业务资格。市场消息显示,多家机构投资者已提前启动销售预热,预计将引发认购热潮。
这批ETF产品均跟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于2025年5月14日发布,样本空间涵盖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筛选标准包括上市时间、成交活跃度等指标。指数成分股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核心技术及应用领域三大方向,最终选取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构成指数样本。当前市场已存在科创AI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等同类产品,但新指数首次实现双创板块联动,具有独特优势。
对比四大主流人工智能指数,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呈现明显差异化特征。该指数成分股横跨双创板块,前三大权重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年内涨幅超75%。科创AI指数聚焦科创板30只成分股,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涵盖创业板50只成分股,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则覆盖全市场50只成分股。各指数在行业分布、龙头构成等方面各有侧重,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华泰柏瑞基金分析指出,新指数的推出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其一,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完整覆盖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其二,双创板块联动特性形成稀缺性投资标的,有效分散个股风险;其三,指数成分股多处于快速成长期,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形成双重驱动,具备显著成长弹性。数据显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普遍保持高研发投入,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
针对市场关注的估值问题,摩根基金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投资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存在本质差异。现代AI企业普遍具备稳定现金流和盈利支撑,商业化进程显著提前,数据中心使用率持续维持在80%高位,算力需求呈现刚性特征。虽然市场情绪可能存在超前反应,但龙头企业资本实力雄厚,技术迭代与需求增长形成良性循环,短期内过度建设风险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