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400亿元债务的民营巨头重整大戏,因新参与者的加入而再生变数。方大炭素(600516)近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作为产业协同方参与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的实质合并重整投资人招募。这一决定被市场视为方大炭素向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根据方大炭素发布的公告,此次参与重整的标的包括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截至评估基准日2025年2月25日,两家公司合计持有杉杉股份5.26亿股,占总股本的23.36%。然而,这部分股权存在较高比例的质押、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情况,为重整增添了复杂性。除股权外,重整资产包还涵盖杉杉集团持有的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宁波星通创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50%份额,以及宁波市鄞州区杉杉大厦等不动产和约95.98亿元的应收款。
方大炭素的主营业务为石墨电极、炭砖等炭素制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特种炭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并实现了核级炭材料等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然而,受钢铁行业“减量提质”影响,公司近年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方大炭素营收同比下降24.55%至38.7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5.31%至1.8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进一步下降16.79%至2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55.89%至1.13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1374.3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8.21%。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29.19%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10.17%,净利率也从8.96%跌至3.48%,盈利能力显著弱化。
在此背景下,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对方大炭素具有战略吸引力。作为国内首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的企业,杉杉股份在该领域拥有20余年经验,并形成“负极材料+偏光片”双主业格局。2021年,其通过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龙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锂电材料行业景气度回暖,杉杉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72%至2.84亿元,人造负极材料出货量和大尺寸偏光片出货面积均居全球首位。
若重整成功,方大炭素将通过整合杉杉股份的负极业务,实现从石墨电极到锂电材料的产业链延伸,并借助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积累强化新能源协同效应。财务层面,以杉杉股份2024年营收186.8亿元计算,23.36%股权对应的营收贡献约43.6亿元,超过方大炭素全年营收,有望优化其营收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对于杉杉集团而言,方大炭素的产业背景或能更好理解其业务逻辑,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渠道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然而,重整仍面临多重挑战。杉杉股份股权的权利限制问题需在短期内解决,债权人对清偿比例的高预期也要求方大炭素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方案。重整资产的估值与处置、两家企业在文化与管理上的磨合,均是潜在风险。方大炭素在公告中提示,最终能否成为正式重整投资人尚存不确定性,后续法律程序及协议签订仍需法院裁定。市场正密切关注这场重整的进展,新玩家能否带领杉杉集团走出债务困境,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