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AD2025聚焦:中国芯片设计产值或首破千亿,清微王博荣膺年度企业家

   发布时间:2025-11-28 13:12 作者:顾雨柔

在成都举办的2025集成电路发展论坛(成渝)暨第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上,一场关于中国芯片产业未来的讨论热烈展开。这场被誉为集成电路行业“全明星盛典”的盛会,吸引了三星、西门子、中芯国际、清微智能、台积电等20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超过6300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论坛期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设计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2025年,该产业销售额有望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重回高速增长轨道。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演讲中指出,在AI等新技术驱动下,中国芯片设计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规模达万亿元的突破。

作为本次展会的焦点领域,AI芯片特别是非GPU架构芯片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IDC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可重构芯片(RPU)为代表的新架构芯片在中国非GPU服务器市场的占比已达30%,预计到2028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0%。这一趋势表明,中国AI芯片产业正在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GPU的发展路径。

国内可重构计算芯片领军企业清微智能在展会期间成为焦点。公司副总裁陈逸伦在开幕式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国产非GPU芯片架构的战略机遇。他透露,DeepSeek最新发布的v3.1大模型已采用新一代国产芯片架构完成训练与推理,这标志着中国AI软件生态开始主动适配硬件创新。

“在海外高端芯片受限的背景下,基于可重构等新架构的国产AI加速芯片正迎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陈逸伦强调,随着软硬件协同创新的深化,国产AI算力将在更多核心场景实现自主可控。这一观点在随后举办的“IC设计与创新应用”分论坛上得到进一步印证。清微智能创新技术总监梁华岳提出覆盖“云-边-端”场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展示了三代可重构架构芯片的技术演进路径。

凭借在可重构芯片领域的创新实践,清微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博荣获本届展会唯一的“IC设计业年度企业家”称号。评委会授予的获奖理由指出,王博通过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推动新型架构AI芯片国产化,构建了国内领先的可重构芯片研发及产业平台。

清微智能的商业化成果显著。其量产的TX81芯片采用独特的“C2C算力网格技术”,搭载该芯片的REX1032训推一体服务器可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部署,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50%,能效比提升3倍。自去年底量产以来,公司已在多地布局千卡规模智算集群,累计获得超20000张可重构算力卡订单。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清微智能在国内AI加速卡出货量排名第六,跻身国产算力第一梯队。

王博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发展可重构计算是立足中国国情的AI芯片创新之路。他承诺将带领团队攻克下一代核心技术,推动芯片架构创新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据悉,“IC设计年度企业家”称号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设立,自2012年以来仅有9位企业家获此殊荣,该奖项以严格的评选标准著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