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禾赛科技在上海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举办了一场技术开放日活动。禾赛联合创始人兼CEO李一帆与首席科学家孙恺共同亮相,与媒体展开深入对话。两人身着简约的黑白灰色服饰,坐在大屏幕前,屏幕后方是阳光映照下的绿植,现场氛围轻松而专业。
李一帆表示,选择在自家工厂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展示真实的生产环节,更是出于节省费用的考虑。他强调,公司希望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在必要的地方精打细算。对于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李一帆期望行业能够更加有序,只有有序发展,才能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他坦言,虽然这并非公司所能完全控制,但禾赛科技会坚守底线,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努力做好经营。
在对话中,李一帆对行业内自嗨式地“造名词”现象进行了吐槽。他认为,激光雷达产品的显性指标未来会逐渐收敛,最终产品之间可能看起来差异不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产品之间没有区别,激光雷达将逐渐演变为像气囊一样的安全件,厂商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误报率等隐性指标。他指出,安全性是新玩家难以逾越的鸿沟,禾赛科技在麦克斯韦工厂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安全、不误报等方面的测试,这将使车厂在选择激光雷达时更加倾向于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
孙恺则对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未来当机器人普遍进入家庭后,为了确保机器人不会碰伤人,可能会在机器人的各个部位安装许多小型的高帧率激光雷达。这些激光雷达不需要测距很远,但需要具备高帧率,以便在有人靠近时能够迅速识别并采取保护措施。
针对自动驾驶行业可能三五年内结束混乱状态的观点,李一帆表示,他更倾向于用“更有序”来描述行业的未来。他认为,混乱对竞争并非好事,长期混乱会导致行业成本增加,不利于健康发展。他期待行业能够进入更有序的阶段,体现在行业底线更加明确、玩家数量收敛以及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他强调,禾赛科技会守住底线,在保证质量、性能的同时,努力做好经营。
在谈到激光雷达的平均售价不断下降、毛利被挤压的问题时,李一帆表示,禾赛科技通过合理的价格估计和全面的垂直整合来保持合理的毛利率。他透露,禾赛科技从2017年开始就坚定地走降本路线,不是靠减配或压供应商,而是靠创新和垂直整合。例如,禾赛科技通过自研芯片来解决成本问题,而不是依赖通用芯片。禾赛科技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非汽车市场,以寻求更好的毛利率。
对于机器人、无人机以及飞行汽车对激光雷达的不同诉求,孙恺认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近期使用激光雷达主要起到避障和导航的作用。未来,激光雷达的更大潜力在于确保人形机器人在与人类交互时的安全性。他畅想,未来人形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可能会安装许多小型激光雷达,以确保在与人交互时不会造成伤害。
在回答禾赛科技是否会自己做机器人时,李一帆明确表示,禾赛科技是一个做底层技术的公司,擅长拿出最好的底层技术,预测市场需求,并做出很好的设计和完整的质量体系、制造体系。他强调,禾赛科技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公司,通过自研芯片等方式降低成本,天然适合支持各家厂商,而不是自己下场做终端产品。他解释说,做终端产品只能做一款,且不一定能成功,而做底层技术可以服务千家万户。
对于具身智能机器人上的激光雷达市场,李一帆认为,车的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仍然远远大于机器人市场。他指出,汽车是一个大家天然会买的交通工具,而机器人则需要具备AI功能才会被购买。他表示,目前机器人的AI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正向商业价值,需要更多时间来探索如何实现功能安全。他认为,大家可能过多关注了“人形”这件事,而忽视了背后对每个功能第一性原理的分析。他预测,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会有更多反思,大家会更加批判性地思考需要怎样的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