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相继宣布调整个人账户动账短信通知服务策略,部分银行提高了免费提醒的金额门槛,另一些则直接改为收费模式。例如,部分银行仅对500元及以上的交易发送短信提醒,而低于该金额的交易则不再通知。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陆续上调动账短信提醒的起点金额,普遍提升至100元至500元区间,部分银行甚至将门槛提高至千元以上。这意味着,未达到起点金额的交易将不再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用户。以中国银行为例,自4月17日起,该行将免费短信动账通知的默认起点金额调整为100元;民生银行则从1月1日起恢复每月2元的短信即时通收费服务。
宁波银行的调整方案更为详细。自2025年11月起,该行将个人借记卡动账短信服务价格统一调整为每月2元/账户,但同时对三类客户继续提供免费服务,包括60岁以上客户、月日均资产30万元(含)以上客户以及社保卡客户,其余客户则需按新标准支付费用。
针对这一现象,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称,银行上调短信通知费用或取消部分服务,主要是出于降本考虑。此类服务在客群中的使用频次较低,逐步被市场选择自然淘汰,表明银行在客户服务工作方面正在持续优化。
<尽管动账短信免费通知服务逐步取消,但各家银行已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免费的动账提醒服务,操作方式简单便捷。用户只需完成以下步骤即可开通:首先,打开微信并搜索关注银行官方公众号;其次,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服务”或“业务大厅”;然后,进入“借记账户动账通知”选项,完成账户绑定和签约;最后,开启“动账通知”功能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银行的动账短信服务通知并非自动取消。如果用户仍希望接收该服务,可能需要支付每月几元甚至几十元的费用,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同银行的取消方式略有差异,例如:工商银行用户需搜索“工银信使”并终止短信服务,同时开启App推送;农业银行用户需进入“消息服务”注销短信功能,并启用App通知;建设银行用户则需在“更多→消息服务定制”中关闭短信通知,并启用免费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