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批15家“领航级智能工厂”名单。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进入新阶段,其中江苏企业表现亮眼,徐工集团和南钢集团成功入选,成为行业标杆。
据介绍,自2024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共同启动了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将培育体系划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目前,全国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过3.5万家,先进级智能工厂70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500余家,形成了智能制造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领航级智能工厂”集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精益管理理念,代表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的最高水平。首批15家领航级智能工厂覆盖装备制造、原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
徐工集团凭借“全球定制敏捷交付的移动式起重机智能工厂”项目,成为首批入选企业之一。该项目通过全流程数据穿透应用,推动了研发范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架构的深刻变革。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制造的标杆。
近年来,徐工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实施了“徐工变革”战略。2024年1月,企业以重型起重机板块为试点,启动了“精益智造领航工厂”规划建设项目。项目聚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七星领航”模式。该模式包括四种业务新模式和三大新质能力,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在模式推广方面,徐工集团将“七星领航”模式提炼为一套建设成熟度模型和一套适用于离散型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同时,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工厂组织架构,统筹推进“领航工厂”建设,并打造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全球数字化中心等六大能力平台,为行业提供系统化赋能。截至目前,徐工已完成内部10家工厂和30家供应链单位的模式复制,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球35家基地和产业链上下游150家企业的全面赋能。
杨东升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徐工集团将“智改数转网联”作为公司“一号工程”,通过流程重塑、管理变革和平台赋能,推动研发与营销数字化、制造自动化与精益化、管理信息化与智慧化,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