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斯拉Optimus团队卢泽宇转投小米,助力小米机器人灵巧手技术落地加速

   发布时间:2025-11-27 09:06 作者:刘敏

近日,科技行业迎来一则引人瞩目的动态:前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团队核心成员卢泽宇,正式宣布加入小米机器人团队,担任灵巧手项目负责人。这一变动标志着小米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卢泽宇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他在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团队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期间主导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包括触觉传感器开发、灵巧抓取与操作以及手部结构设计等。这些工作与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攻读机器人博士学位时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如今,他选择加入小米,旨在与更多优秀人才共同推动灵巧手技术的收敛与工程化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

小米在机器人领域的野心早已显露。不久前,公司正式发布并完全开源了自研的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该模型不仅具备机器人领域的可供性推理、任务规划与空间理解能力,还深度融合了自动驾驶所需的环境感知、状态预测和驾驶决策技术。在29项关键基准测试中,MiMo-Embodied表现优异,展现了小米在跨领域智能技术整合上的实力。

小米的这一举措并非孤立的技术展示,而是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一的具身智能底座,小米希望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汽车与海量IoT设备在认知、行为和环境建模层面的深度融合。例如,用户未来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让家庭机器人协同冰箱识别食材、规划烹饪流程;同时,智能汽车也能基于相同智能体架构理解复杂城市场景中的非结构化行为,如施工区域临时改道或行人突发动作。这种全场景协同的愿景,有望打破传统场景割裂的局限,重新定义人与数字世界及物理环境的交互方式。

选择全面开源MiMo-Embodied,小米意在降低行业门槛,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从而复制类似Android时代的开放创新红利。尽管这一战略仍面临边缘算力、数据安全与法规适配等挑战,但小米正以“具身智能+自动驾驶”双轮驱动,试图在谷歌、特斯拉等巨头主导的赛道中开辟一条差异化路径。

在人才布局上,小米同样不遗余力。11月初,曾被称为“AI才女”的罗福莉通过朋友圈官宣入职小米,并表示“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目标直指AGI(通用人工智能)。这一动态与卢泽宇的加入形成呼应,显示出小米在软硬件同步布局的决心。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关键部件,其技术难度集中在触觉感知、精细操作和多自由度控制。卢泽宇强调的工程化落地,或许意味着小米机器人已从研发阶段转向产品化准备。

目前,小米尚未公布机器人产品的具体上市时间表,但从其技术布局和人才储备来看,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野心已清晰可见。随着更多核心技术的突破与生态的完善,小米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