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再添新动作。前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团队核心成员卢泽宇已正式加入小米机器人团队,并担任灵巧手项目负责人。他在社交平台透露,希望与更多行业精英共同推动灵巧手技术的路径优化与工程化落地。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小米机器人研发进展的关注。
小米近期在具身智能领域动作不断。11月21日,其自主研发的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正式开源,成为行业内首个全面开放的同类模型。此前11月12日,知名AI研究者罗福莉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加盟小米,她表示将与团队共同探索语言模型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智能应用,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进程。
随着技术布局的深化,小米机器人团队正在加速扩张。招聘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小米与机器人相关的在招职位达257个,其中灵巧手方向就有12个岗位开放,涵盖结构设计、仿真工程、具身抓取算法等多个技术领域。这种大规模的人才招募,显示出小米在机器人领域的长期投入决心。
追溯小米的机器人研发历程,其技术积累已持续四年。2021年8月,小米机器人实验室正式成立,重点攻关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同年9月,时任集团副总裁崔宝秋提出筹建机器人开源社区的构想,旨在通过技术共享推动行业协作。这种开放策略与近期开源具身大模型的举措一脉相承。
在产品层面,小米已推出多款代表性机器人。2022年8月发布的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主打家庭护理与陪伴场景,虽此前有量产传闻但未获官方证实。更早亮相的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铁蛋)系列则持续迭代,2021年推出的初代产品定价9999元,2023年发布的第二代产品CyberDog 2售价提升至12999元,技术升级带动产品定位上移。
从技术积累到人才引进,从模型开源到产品迭代,小米正在构建完整的机器人技术生态。随着卢泽宇等顶尖技术人才的加入,其灵巧手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或将迎来突破,这为小米在竞争激烈的机器人赛道中占据有利位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